首頁 > 專題 > 正文

搶占科創板“新賽道” 助跑“硬科技”企業再上新臺階

2023-06-16 20:18:52來源:中證網  

訊(記者朱涵)6月15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證券交易所指導,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主辦,上海技術交易所承辦的企業上市培育發展論壇暨上海市科創企業上市培育服務月啟動儀式在上海成功舉辦。


(資料圖片)

會議上,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謝文瀾指出,過去四年,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以加速硬科技企業上市為核心目標,為眾多科技企業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支持。通過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綠色低碳四個行業CTO社區,推動產業集群化,吸引了具有標志性意義和壓艙石作用的頭部領軍企業選擇科創板。未來,科創企業要努力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當好牽引創新的“出題者”,掌握自立自強的“撒手锏”,搶占制勝未來的“新賽道”。

謝文瀾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委將與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上海證券交易所等部門通力協作,強化制度供給,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鼓勵更多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高質量創新支撐引領上海高質量發展。

科創板規模不斷壯大

科創板是我國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致力于服務實體經濟,更是憑借其對“科創”實力匯聚的優勢,已發展成為我國“硬科技”企業的主陣地。

當前科創板上市公司陣容不斷擴大,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發展部上海區域主任齊飛表示,據最新數據統計,當前科創板上市企業534家,以上海為例,其中科創板來自上海的上市公司達83家,數量位列全國第二,僅次于江蘇,其市值與融資額位列全國第一,分板塊來說,生物醫藥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位列全國前列。此外,科創指標屬性判斷標準不斷完善,從1.0版本到2.0、3.0版本,科創板企業定位未來將愈發完善。

此外,齊飛表示,從注冊制改革的成效來看,對科技創新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這一點在科創板體現尤為明顯,在上述成果帶動下,主板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發展要求也得到進一步提升。當前,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十五套基本上市標準,這也為企業未來上市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蘇成也表示,科創板的市場屬性尤為明顯,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的生長土壤,當前科創板的市值已達到7萬億元,上市以來牛股不斷涌現,對二級市場也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分板塊來看,當前,科創板的電子半導體權重比重尤為明顯,在未來,TMT、信息技術板塊優秀企業也將不斷涌現。

科創初創企業發展仍存在一定困難

盡管優秀企業“強者恒強”,但對于初創企業來說,發展、上市仍然存在著一定困難。西湖大學副校長、復星醫藥(600196)首席科學顧問許田表示,當前初創科創企業發展困難,是由于存在產業化不足、軟平臺支撐意識不夠等方面問題,就此,許田總結了以下三點。

第一,科研與產業化存在著“兩層皮”的問題。科研成果要想實現產業化突圍,不能僅依靠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還要與產業界結合,實現聯合攻關、利益共享。除專注于成果轉化,更應加強科學家與企業家的交流合作,才能將成果真正轉化為市場認可的產品。

第二,他指出,當前有80%初創企業的失敗不是由于技術研發存在問題,而是企業缺乏對核心人員的軟平臺支持。當前初創科創企業不止要為科學家提供硬件、場地、技術等方面支持,更應通過組織孵化和深度賦能,在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過程中搭建一個能在商業模式等層面給予科學家幫助的軟實力支撐,加強為其提供融資渠道,專利保護等各方面更全面細致的考慮,留住企業核心人才。

第三,對于初創企業來說,大都缺乏市場經驗,市場應加強對初創型企業的助力,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引領優質初創科創企業更好地走向資本市場。

搶占制勝未來的“新賽道”

助力科創企業上市,離不開市場技術的指導和幫助。在全面注冊制背景之下,科創企業該如何加速跑,搶占制勝未來的“新賽道”?

會議上,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主任黃麗宏回顧了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建設四年以來的發展情況——過去四年,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通過不斷釋放“向新力”,打造了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并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強化人才培養基地布局的建設,為企業登陸科創板助推“加速度”。

黃麗宏表示,目前,累計入庫企業達1841家,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領域的三大產業企業的數量占庫內企業總數的40.6%,培育方向與科創板賽道定位保持一致。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通過不斷集聚各類服務資源,打造政策輔導、融資授信、專家智庫、科創賦能、專業輔導、企業社群6大類服務功能板塊,助推企業加速上市。

黃麗宏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將強化市區聯動,結合服務基地產業特色,加大對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支持引導,匯聚更多優質科創服務機構和智庫專家,加強重點領域技術交流和創新賦能,不斷完善CTO社區建設,形成更活躍的創新生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