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報 > 正文

全球觀點:河南長葛“機收大戰”拉開大幕 60萬畝小麥全面搶收

2023-05-31 14:58:19來源:中國日報中文網  

“趕緊趕緊,你們去幫師傅們拿零件,我這邊看著趕緊把這幾畝玉米播了!”5月30日下午,在河南長葛市坡胡鎮陶樓村北的農田里,村支部副書記孔玲巧指揮著1臺播種機、2臺收割機緊急搶收小麥,搶種玉米。

時下,長葛市60余萬畝小麥逐步進入收割期,但天有不測風云,連續的陰雨天氣給本該忙碌的夏收蒙上一層陰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昨天晚上的雨下得那么大,大家一直在擔心收割機不能下地。”孔玲巧說,“一大早開始,我們幾個村干部就分成幾組蹲在地頭,到下午3點左右,感覺土壤水分排出得差不多了,就趕緊招呼著收割機下地收割。”

陶樓村是坡胡鎮南部一個規模較小的村莊,全村一共有300多畝小麥待收割。在坡胡鎮黨委、政府的協調下,有兩臺收割機被安排來陶樓村進行收割作業。截至目前,村北十幾畝農田已經完成了收割,但因為收割機臨時出現了故障,村“兩委”干部緊急調來了兩臺玉米播種機。

“那邊收割機先修著,這邊趕緊把玉米種上,速度快的話,過幾天下雨時候就能吃上墑了。”孔玲巧說,“俺村農田不多,無論如何要趕在下場雨落下來前幫老鄉把小麥全收完!”

昨夜的一場大雨,讓原本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的搶收行動犯了難。在大周鎮后吳社區,早有預見的社區“兩委”在已經提前一天讓收割機進田收割了。

“昨天一大早我們就安排了收割機收割,一直作業到雨下得實在太大,直到收割機陷進田里走不動了才停手。”后吳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建召說。

除了已經完成流轉的農田,后吳社區還有900多畝居民自己種植的小麥等待收割。上周末,后吳社區經過討論,決定在29日上午進行收割。

“當時我們就決定了,哪怕下雨了也要進田收割。”劉建召說,“現在正是收割的好時候,如果天下大雨,麥子很容易發芽,到那時候再去賣,收入就得大大減少。鄉親們辛苦了一年不容易,天氣怎樣咱們管不著,但是作為黨員,作為一名村干部,要竭盡全力幫助鄉親們保住勞動果實,確保顆粒歸倉!”

后吳社區不少人在外地打工,夏收季節正是需要勞動力的時候。為了解決這部分群眾的后顧之憂,社區組織了一支20多名志愿者的夏季搶收隊,幫助這些缺乏勞動力的家庭搶收小麥。

“說實話現在咱們小麥收割的機械化程度已經比較高了,整個收割作業都是機械化,我們志愿者則是幫助這些家庭在麥田旁邊直接把麥子拉回家里。不用出人不用出車,我們會把麥子送回家。”劉建召說。

今年48歲的機手劉金良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他已經連續6年在后吳社區割麥了。

“馬上就要上戰場了,先把兵器擦亮了!” 劉金良正帶著同伴們挨個給收割機“做體檢”,因為年年來長葛,劉金良的口音恍惚中也帶上了一點長葛味。

就在昨天,劉金良剛剛連續作業了幾個小時,一直到豆大的雨滴砸在擋風玻璃上,收割機實在走不動了才停止作業。那時,他的機器連幾十厘米高的麥隴都開不上去了,劉建召又臨時找來了大功率鏟車,幫劉金良把機器拖了出來。

“萬幸機器沒啥大毛病,我跟老鄉們也都是老相識了。無論過幾天雨下得多大,我們一定趕在下雨前完成全部收割任務!”劉金良說。(圖/何鵬 段啟航 張帥)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