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快消息!“把家鄉(xiāng)名字帶上珠峰,是我熱愛家鄉(xiāng)的一種表達方式!”

2023-06-01 08:52:29來源:燕趙晚報  

“把家鄉(xiāng)名字帶上珠峰,是我熱愛家鄉(xiāng)的一種表達方式!”

5月31日,記者在青園街附近的一家酒店,見到了從登山圈火到朋友圈的欒鈺堃,他告訴記者:“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用把家鄉(xiāng)名字帶上珠峰峰頂?shù)姆绞剑磉_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展現(xiàn)咱石家莊人拼搏奮進的精神!”

2023年5月18日10時57分,

石家莊小伙欒鈺堃歷經(jīng)艱險,


(相關資料圖)

從南坡登頂珠峰。

登頂珠峰第一刻,

他鄭重地打開鮮艷的五星紅旗;

隨后,

他展開了隨身攜帶的

印有“河北省石家莊市”字樣的手拉旗。

“把家鄉(xiāng)名字帶上珠峰,是我熱愛家鄉(xiāng)的一種方式”

“向上、向上、再向上,加油!”欒鈺堃咬緊牙關,心里不停地為自己打氣,縱然身心俱疲、體力已達極限,堅強的他依然邁著沉重的步伐向上、向上、再向上。

北京時間5月18日10時57分,已經(jīng)筋疲力盡的欒鈺堃終于登頂珠峰。那一刻,他如釋重負般長舒一口氣,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身體的疼痛感仿佛煙消云散。須臾后,他鄭重地打開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自豪感油然而生。緊接著,作為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他展開了隨身攜帶的印有“河北省石家莊市”字樣的藍色手拉旗。那一刻,他感到,家鄉(xiāng)人民就在身邊;那一刻,他覺得所有的艱險都值得;那一刻,他終于圓了多年來的夢想。

“我很榮幸能成功登頂珠峰,我的戶外體育運動愛好能為家鄉(xiāng)增光添彩,把家鄉(xiāng)名字帶上珠峰,是我熱愛家鄉(xiāng)的一種方式。”5月31日下午,在青園街附近的一家酒店,正處于恢復期的欒鈺堃對記者說。

家鄉(xiāng)和親人支撐著他突破缺氧“瀕死”關口

初見欒鈺堃,身體健碩的他難掩疲憊,臉上的曬傷及耳朵上的凍傷依然清晰可見。回顧攀登珠峰時的生死考驗,他說:“對家人平安回家的承諾以及家鄉(xiāng)人民的期待,給了我莫大動力和勇氣。”

臉曬傷,耳朵凍傷。

今年30歲的欒鈺堃,來自石家莊市井陘縣。2011年,欒鈺堃從石家莊市第42中學高中畢業(yè)。之后,他參軍入伍,2015年退役。2018年,從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后,欒鈺堃喜歡上了戶外體育運動。在兩年的軍旅生涯中,欒鈺堃磨礪出的堅強意志讓其有了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部隊的優(yōu)良作風,也讓欒鈺堃身上有了一股子敢打敢拼、不畏艱險的勁頭。從此,他不斷挑戰(zhàn)自己,工作之余開始嘗試登山運動,樂此不疲,登上世界之巔也就成了他的夢想。

4月4日,欒鈺堃從石家莊市區(qū)出發(fā),趕赴至位于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附近的大本營,接受登山前的相關訓練。待一切符合攀登的相關規(guī)定后,全副武裝的欒鈺堃和隊友們在當?shù)叵驅У囊I下,開始了圓夢的步伐。

大本營集結。

“攀登中,會遇到一些危險路段,昆布冰川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從我們大本營出發(fā)前往C1營地的必經(jīng)之路。這是一個活動的冰川,遍布著許多深而長的冰裂縫。我們需要在冰裂縫中穿行8-10個小時,才能到達C1營地。這段冰川,隨時有可能發(fā)生冰崩、雪崩。一旦發(fā)生,救援也無濟于事。”欒鈺堃介紹,另一段危險路段就是在洛子峰上進行的弧形行進路段,該路段由許多陡峭的冰坡組成,還有很多被冰凍住的裸露的石頭,一旦被大風吹落,非常危險。“我曾被一個直徑約20厘米的石頭砸中大腿,好在裝備很厚,僅是淤青,我們的向導就不幸被石頭砸中左腳踝而受傷。”欒鈺堃說。

最后一天的攀登,十分危險,需要從位于海拔8000余米處的C4營地基本垂直攀登800余米才能到達峰頂,之后再往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難”,到達峰頂?shù)亩虝焊吲d過后,欒鈺堃面臨體力耗竭,氧氣不足,傷病引起發(fā)燒的危險境遇,他竟有了“瀕死”的感覺。

“那會兒,我止不住地痛哭。想到了對家人活著回來的承諾,想到了家鄉(xiāng)人民期待的目光,頓時又有了莫大的勇氣和動力。于是,我咬緊牙關靠著意志力堅持安全下撤。”欒鈺堃說。

北京時間5月19日凌晨2時許,欒鈺堃和隊友終于完成了安全下撤。5月24日,欒鈺堃回到石家莊進行休養(yǎng)。

他詮釋了石家莊青年勇于拼搏奮進的精神

“得知我的學生欒鈺堃成功登頂珠峰的消息時,我非常高興,第一時間向他表示了祝賀。”5月31日晚,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教師宋立賡說,對于欒鈺堃的成功登頂,她并不覺得驚訝。            

“上大學期間,欒鈺堃就向廣大師生展示出了他為了目標而執(zhí)著追求并堅韌不拔為之奮斗的精神。”宋立賡介紹,盡管欒鈺堃家庭條件不錯,但他仍堅持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去勤工儉學。比如堅持在一些培訓學校打工鍛煉,從未停歇。

“認準一件事兒,就要努力去做并要做好,絕不能半途而廢。”欒鈺堃是這么說的,也是一直這么做的。

“大學四年,欒鈺堃一邊努力學習,一邊堅持打工的艱辛可想而知。他不僅學習挺好,還進一步磨礪了自己的意志力。”宋立賡說,畢業(yè)后,當大學師生聚會時,欒鈺堃身上總有著拼搏奮進的精氣神,給了大家積極向上的動力。

“在我看來,欒鈺堃成功登頂珠峰,詮釋了石家莊青年勇于拼搏奮進的精神。”宋立賡說,她會號召同學們向欒鈺堃學習。

此外,不少熱心網(wǎng)友也在稱贊欒鈺堃的壯舉。“勁草”在本報微信公眾號留言稱:“你為河北增了光!作為老鄉(xiāng)因你而驕傲!”

一時間,欒鈺堃的感人事跡,贏得眾多市民稱贊。

“爭取將家鄉(xiāng)的名字帶往更多地方”

“石家莊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作為地地道道的石家莊人,我見證了家鄉(xiāng)在交通、教育、經(jīng)濟等方面的飛速發(fā)展。石家莊是座英雄的城市,石家莊人總是在不斷拼搏進取,我感到非常自豪。”提及眾多市民的稱贊,欒鈺堃微笑地說,他和廣大青年一樣,愿意盡己所能為家鄉(xiāng)的飛速發(fā)展盡一份力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2017年8月,欒鈺堃登頂乞力馬扎羅山(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

2018年6月,欒鈺堃登頂厄爾布魯士山(歐洲最高峰),海拔5642米;

2021年10月,欒鈺堃登頂玉珠峰,海拔6178米;

2022年7月,欒鈺堃登頂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

2023年3月,欒鈺堃登頂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23年4月,欒鈺堃登頂羅布切峰,海拔6119米;

2023年5月,欒鈺堃登頂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

回溯自己的攀登之路,欒鈺堃篤定地說:“如果身體允許,我想要繼續(xù)攀登下去,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爭取有機會將家鄉(xiāng)的名字帶到南北極等更多地方。”

文/燕趙晚報首席記者 劉琛敏 

圖/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