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為了當賣崽蛙,我把國企工作辭了-全球熱門

2023-06-12 12:53:33來源:微信公眾號:BOSS直聘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上街賣崽”?

就像幾乎每個景區都會有一位孫大圣,不知從何時起,“賣崽蛙”出現在全國各個城市的街頭。


(資料圖)

身披綠皮,白色的肚子鼓起,表情有些喪,又有點呆萌,手里提著一串小青蛙沿街叫賣。這種場景,有點好笑,又有點“悲慘”,引人自嘲,也讓人愿意親近。孩子們會愿意隨手帶一只小青蛙回家,成年人也對這個街頭的“異類”感到驚喜。

當一只蛙出現在城市街頭,它帶動了一些生意,打破了一些界限,也由此引發了一些討論,比如,上街賣蛙崽是否違反城市管理條例,對“賣崽蛙”是否可以柔性執法等等。畢竟,它已不僅是小商小販,它已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街頭景觀。

蛙皮之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媒體報道過*只“賣崽蛙”,那是一位全職寶媽的自媒體創意。當這種玩法被無限復制后,蛙皮里的人類內核越來越豐富:白發蒼蒼的老人、滿臉疲憊的中年人、年輕漂亮的女孩.....故事與故事并不類似。有人的確是生活所迫,有人想要克服社恐,有人只是為了追趕風潮,抓住商機。

我們邀請了三位“賣崽蛙”,將他們的故事分享出來:

故事1:為了賣蛙,我從國企辭職

講述者:哈蛙蛙(網名)

38歲,現居地:江西九江

我是2022年10月開始賣蛙的。那會兒在短視頻上刷到賣崽蛙,發現這個玩法很火,就想嘗試一把。

一只小青蛙的進貨價在4到6元之間,我賣15元左右。生意*的時候,我一天賣了八九十只,純賺七八百塊錢,賣不好也能賣一二十只,利潤挺高的。

我花了很多心思在進貨上。不同廠家有不同的質量缺陷,有些廠家的小青蛙,漏氣率高達40%,相當于你買100只蛙崽,40只都漏氣。原則上,漏氣率超過5%就可以退貨給廠家,但這涉及到郵費、來回周轉的時間成本等問題,非常麻煩,我找了10多家廠家,才找到合適的充氣小青蛙。

小青蛙的主要銷售對象首先是小朋友,其次是年輕女孩,特別是戀愛中的情侶,另外就是爺爺奶奶,他們比較疼愛孫子。我會把他們定位為自己的主要銷售對象。

如果有人賣蛙給我,我是不會買的,因為沒用,對不對?說白了,這就是一堆塑料。但為什么小朋友們會買?因為我給小青蛙注入了靈魂,把開心快樂帶給他們,這就是我的核心競爭力。我平時會研究一些動作,對著鏡子反復練習,看哪些動作比較萌。我的現場互動能力也比較強,過去,我做過婚禮主持,會根據客人的反應來逗他們。

為了賣蛙,我把之前國企的工作辭了,家人其實給我挺大壓力的。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那是正兒八經的鐵飯碗,工作穩定,賣蛙多漂泊。于是有一天,我叫上父親去看我賣蛙。

我開車帶他到我們縣城廣場去。停車時,我們剛好遇到了一個在賣蛙崽的孩子,他正要離開。我問他,賣得怎么樣?他說不好賣,他賣了一下午了,只賣出幾只,正打算換個地方。我父親一聽就想走。我說來都來了,試一下。我們就下去了。

這時迎面走來一位帶著孩子的寶媽,我正要上去逗他們,父親開始吼我:“人家不認識你,你把人家惹毛了怎么辦?”我跟他說,你別說話,你看我怎么做。我就上前去了,我把那對母子逗得很開心,不過,他們沒有買我的蛙。

通常情況下,當我把別人逗開心時,我會假意要走,看對方是否留我。如果留我,我就會問:“要不要來一只?”對方說不要,我就算了,我不會強硬推銷。

那天一開始,我大概跟10來個人互動了一二十分鐘,沒人買我的蛙。我繼續往里走,隨身帶著音響,一邊走一邊播放Dj舞曲,一邊跳舞。人都愛熱鬧,很快就有人聚集過來,我開始試著和客人握手、擁抱,觀察他們的表情,只要他們笑了、配合了,我就知道,好,上鉤了。

有人找我買了*只蛙,然后是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一個多小時,我賣了15只,直到我媽喊我們回去吃飯。我爸跟我說,你這真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

這的確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蛙服內外是兩個世界。當周圍所有人都在為蛙開心快樂哈哈大笑時,他們不知道里面這個人正滿頭大汗,眼睛可能已經被汗水蒸得睜不開了。汗流下來,蛙服里的風扇把汗吹干,你不停地出汗,然后不停地被吹干。每天晚上回家洗澡,洗澡水都是很臟的。

蛙服不可能天天洗,有時候會發臭。我每次出門前會往里面噴香水,有些女孩子跟我合影時會說,你好香!我心里暗笑,那臭味你沒聞到而已。

一般情況下,我穿三四個小時蛙服后,會脫下來休息一下。但有一次特別忙,我8小時沒脫蛙服,等我晚上回家上廁所,尿的顏色很濃,不能用黃來形容,甚至都發紅了。還有一天晚上,我腎結石發作,去醫院打掉一顆。所以我現在很注重補水,每次出門都要帶一大瓶水,水里加點鹽,補充電解質。

我收到過很多禮物,小朋友送的糖果、零食、碎碎冰、礦泉水,還有小黃鴨玩具。當你帶給別人快樂,他們回饋給你的,遠遠超出找你買一只青蛙的價值。不過,小朋友的玩具我是不會要的,我會玩一下,夸一下“真漂亮”,再還給對方。你把他心愛的玩具拿走,他肯定會失落的。

現在,通過賣崽蛙,我每個月大概能賺4000到6000塊錢,我做直播每個月也能有三四千塊錢收入。

我每天睡到自然醒。隔一陣子會去一趟超市,一次性買回兩三百塊錢的菜,往冰箱里一塞,這些菜夠我吃一星期到10天左右。生活對我來說已經是次要的了。賣蛙到現在,我瘦了有30斤,每天出很多汗,但我感覺自己身強力壯的。

但其實穿蛙服是很危險的,你的視野范圍只有一條縫——青蛙的嘴——很容易撞到人,特別是小朋友。等紅綠燈時,人行道上常常會有搶時間的電動車飛奔過來。我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每次過馬路,或者停留一段時間再出發,都要先低頭左右看看。

也會有小朋友或者喝了酒的大人拍打我。蛙頭里面相當于一面鼓,那一下很可能打出腦震蕩,有些人可能只是跟你鬧著玩,但他們把握不好輕重。有時面對窮追不舍的小朋友,我會舉起手中的棍子,假裝要打他。如果你默許他的行為,他就會一直騷擾你,其他孩子就會跟風,就會有一堆小朋友圍著你干這件事兒。

現在全國各地到處是蛙,但最后能堅持下來的最多10%。最近天氣炎熱,出來的蛙很少,大家也逐漸對蛙見慣不怪了。我覺得賣崽蛙之后會持續存在,但沒有辦法作為主業。我還會繼續做下去,因為我的互動性很強,如果賣崽蛙不行了,我還可以穿兔子服,或者其他的玩偶服,互動帶給人快樂,這一點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與此同時,我也在拍小視頻、做直播。有時我會請路人幫我拍,有時粉絲過來找我玩,也會幫我拍。我有幾個本地粉,沒事就過來找我。他們常常就坐在我身邊,什么也不說。有粉絲告訴我,他每天晚上都要看我直播,不然睡不著覺的。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兩點一線,精神生活很匱乏,缺少娛樂。我覺得賣崽蛙之所以能火,就是借助方便、快捷的娛樂平臺,帶給大家精神上的安撫。

故事2:結束北漂之前,做一件一直想做但沒做的事

講述者:姚紫薇

26歲,現居地:北京

我是湖北人,在北京待了8年了,最近打算離開。離開前,我想做一些很久以前就想做但一直沒做的事,比如穿著蛙服上大街。

*次,我的蛙服是從閑魚上租來的,50塊錢一天。第二次,我又找到那個賣家,他說260塊可以賣給我。我說,吉利一點,250。

我帶著它去了東四地鐵站,在那里的洗手間換上蛙服,進了北海公園。進去之前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保安一直讓我把蛙服脫了,他們擔心我有商業行為,擔心我是不是來公園賣崽的。我跟他們解釋了半天。他們又把保安隊長叫來,讓我和同行的朋友報備,之后就允許我們進去了。

我沒有想過要賣蛙崽,對我來說,這就是一次心血來潮的自我突破。那段時間我的工作和感情都不太順利,我覺得我應該出去見人,不能老自己一個人在家待著。

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被動,表現常常取決于對方的表現,如果別人對我熱情大方,我可能就會被帶得熱情大方,但我自己很難主動邁出這一步。穿上蛙服就不一樣了,我特別自信,大家看不到蛙服里的我,我就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連我的同學都說,他們從沒見過我這個樣子。我會主動整活兒,去跟別人互動,比如搶鏡拍照、打招呼。人越來越多,就有很多人主動跟我互動,我潛在的人格就被激發出來了。

那天,我穿著蛙服走了一下午,朋友隨手幫我拍了點視頻,我剪了一下,發到網上去,突然收到很多反響,我就想著利用五一假期再穿一次,于是我又穿著蛙服,跟朋友一起去了一趟頤和園。

這次入園,我沒有受到阻礙,他們的工作人員甚至跟我互動——他們拿手機拍我,我就跟他們揮手打招呼,他們挺開心的。

我遇到過跟媽媽一起來公園玩的小朋友,見到我之后就一直跟著我,我就牽著他的手走了很長一段路,他非常開心;還有小孩會主動過來抱我,擁抱過后,我往前走,他又跑過來抱我,抱了好幾次;我還遇到過一個女孩,在我走出公園時,她在馬路對面,遠遠地跟我打招呼,我特別開心,等我到了馬路對面,她就熱情地跟我擁抱。

人們看到我,臉上通常會有驚喜的表情,可能是因為這在北京并不常見。好多人跟我說,賣崽蛙在網上挺火的,北京居然也有了,他們很開心。我覺得這就像現在的成年人也會喜歡動畫片一樣,任何可愛的角色都會讓人感到治愈。

在我的小紅書上,有關蛙的這兩條視頻收獲了最多點贊,這件事挺出乎我意料的,但我不打算把我的賬號變成專做賣崽蛙的號,我覺得這個結果本身比較意外,也許以后想起來,我會再穿上它整活,但不會特意這么做。

故事3:靠賣蛙月入上萬后,我辭職了

講述者:二哈蛙(網名)

27歲,現居地:四川內江

幾個月前,我有個朋友在成都的萬達廣場上賣蛙崽,他告訴我,上街賣蛙一天能賺幾百塊錢。我當時有點驚訝,這東西這么好賣嗎?

我去網上買了一套蛙服和一些小青蛙。*天,我穿著蛙服到公園里走一走,孩子們喜歡得不得了,都追在我身后,叫大人給他們買,帶出去的十幾只蛙崽,幾分鐘就賣光了。

那時我在成都一家游戲公司上夜班,主要做游戲運營,每天從晚上12點一直工作到早上8點。白天,我在群租房里睡覺,下午五六點鐘,我就出門賣崽。對我來說,賣崽這件事,分享快樂的成分比賺錢多得多。現實生活中,我嚴重社恐,如果有人跟我搭乘同一部電梯,不管對方是男是女,我內心都很恐懼,只想電梯趕快開門,我趕緊跑出去,或者對方趕緊出去。

但躲在蛙服里就很安全。經常會有人來跟我互動,主動給我拍照,關心我會不會很熱。每個人都有面具,但有時我覺得穿上蛙服,披上這層面具,我才是真正的自己。我很享受這件事,家人和同事問我在干嘛,我都會說,我在兼職賣崽,販賣人間快樂。

到了5月中旬,我賣蛙的收入一個月在1.5萬左右,1/3來自線下擺攤,2/3來自直播和短視頻,我會掛上櫥窗賣蛙。這筆收入足夠支撐我現在的生活了,我就辭職了,從生活3年的成都回到老家內江,專職賣蛙。

我現在每天中午起床,下午三四點鐘出門,一邊賣蛙一邊拍點視頻,晚上10點開始直播,12點結束。我通常會挑燈光好一點、人少一點的馬路直播,因為人多的話會影響你,如果有小孩子出現,平臺也會管控。

不過有時還是有很多人圍觀。還有一些同城的粉絲看到直播,從10公里外的地方趕來看我,就為圖個好玩。直播時,很多人問我今天熱不熱呀,賣出幾只蛙崽了呀。也會有人向我討教經驗。有人問我去哪里花最少的錢買*的蛙服?哪里進貨便宜?我會把渠道告訴他們,讓他們盡量少踩一點坑。之前有個粉絲跟我說,他身上就剩500塊錢,他要花200多塊錢去買套衣服,還要花200多塊錢去買崽,再回來賣崽,很多人的生活其實挺不容易的。

我會很積極地向他們傳授經驗。大家可以一起玩,街頭多一只蛙,不會影響你的收入。

不過最近天氣太熱了,30多度,穿著蛙服特別難受,就跟穿著羽絨服一樣,最近這兩天我都沒直播。在內江賣蛙沒成都那么好賣,這里人口沒有成都多,4線城市,消費能力也有限,有時我會降價出售,比成都便宜一兩塊錢。

但我還是更喜歡老家的生活。這里的生活節奏很慢,不像在成都,你要每天趕著坐車上班、下班,只要在老家能賺到錢,我就不太愿意去外面。

所以我現在想重點做線上電商,多漲一點粉,把數據做起來,貨賣出去。雖然有人說這是網紅經濟,但我覺得,只要能提供一部分人需要的價值,它的流行就不會那么快消逝。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