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施耐德電氣全球副總裁Mario Haim:數字化讓無形的能源損耗變得清晰可見|世界新要聞

2023-07-01 22:45:17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典馳 深圳報道

“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能源系統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電力是最高效的能源形式,也是實現脫碳的最佳載體,而數字化讓無形的能源損耗變得清晰可見,有助于減少能源浪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電氣化與數字化的相融并進是實現更具韌性的可持續未來的關鍵。”施耐德電氣全球副總裁Mario Haim談道。

6月29日-7月2日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在深圳舉行,數據顯示,共有407家國際數字能源企業參加此次展會,近2000名中外能源行業、電力企業代表等參加專題論壇。


(資料圖片)

在大會論壇上,Mario Haim談道,能源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加速融合,將在促進清潔能源并網消納、優化能源產消、加強供需兩端統籌協調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助力電網的快速轉型。

施耐德電氣全球副總裁 Mario Haim 發言

Mario Haim表示,“當下是中國新型電力系統加速轉型期,施耐德電氣將充分發揮在全球能源管理領域的數字化專長。”在大會展區,施耐德電氣帶來面向“未來電網”的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創新解決方案,助力新型電力系統與新型能源系統建設。比如可為電氣系統搭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虛擬模型,提供全面分析以提高系統生產力、協作能力和效率的ETAP一體化數字孿生平臺。

在大會舉行間隙,Mario Haim接受了記者采訪。在他看來,能源轉型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們認為通過加速數字技術和電力系統的深度融合,重構電力系統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方式,實現更多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是應對能源與氣候挑戰的最快路徑。”

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和運行分析,以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和可靠供電;而數字化技術可以助力源網荷儲各個環節相互耦合又深度互動,全面打通電力流、信息流和價值流。

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過程中,Mario Haim認為,需綜合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數字化技術能在發、輸、變、配、用、儲等各個環節實現全方位應用。

施耐德電氣在供給側,大幅改善新能源的接入與整合,實現電網端到端管理;在需求側,增強多方的協作與互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為能源系統清潔轉型、各行各業全面釋放脫碳潛力提供更大助力。

時下ChatGPT加速人工智能落地,而在數字能源領域,AI如何更好賦能電力,施耐德電氣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在他看來,要獲得人工智能的完全價值,實現投資回報率最大化,與領域專家共同開發定制解決方案是最佳途徑。“我們有能力在電氣化和脫碳領域開發從概念到實施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例如,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微網能源顧問利用實時數據分析和預測機器學習算法來簡化分布式能源(DER)的集成,并允許設施管理人員和微電網運營商收集、預測以及自動優化現場資源的運行。對于實時能量優化,系統將考慮利用率、價格、電力消耗和天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