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當前熱議!張燕生:明年穩外貿挑戰大,但對經濟整體好轉有信心

2022-12-17 17:52:59來源:金融界  

12月17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財經》年會2023:預測與戰略”上發表了《全球經濟萎縮與中國經濟的前景》的主題演講。張燕生表示,中國明年穩外貿的風險將明顯加大,但是經濟整體好轉有信心。

明年“脫鉤”“斷鏈”風險將上升

張燕生表示,從經濟萎縮來看,在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的背景下,全球貿易投資減速,危機前全球貿易增長率是經濟增長率的1.5倍到2倍,危機后下降到0.5倍到1倍,供應鏈將會重塑。


(資料圖)

在實操層面上,張燕生指出,跨國公司正在構建兩個平行的經濟和產業體系,一個是中國的,一個就是中國以外的。

過去三年奧密克戎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非常大,最大的影響不在病死率,而在于它在中國和世界之間形成的信息鴻溝。根據OECD預測,明年全球的經濟增長率有可能是2.2%,低于全球經濟的一個衰退的底線。而且,美國是0.5%,歐元區是0.3%,中國是4.7%,全球經濟明年將非常難。在這種情況下,明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脫鉤”“斷鏈”的風險將上升。

張燕生還指出,有岸制造和離岸制造正在進行較量,離岸制造是全球化的產業格局,有岸制造是貿易政治化的格局。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未來是像一些跨國公司擔心的那樣是一個普通的市場銷售地,也就是說未來關鍵的技術、關鍵的人才、關鍵的零部件生產不得不離開,還是說中國未來是創新的新高地?

此外,人們非常擔心一些國家尋求用時間來瓦解中國供應鏈的根基,十年左右把全球供應鏈對華的依賴降低到40%以下,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辦?怎么能夠尋求科技、產業、金融掛鉤不脫鉤,合作不對抗,開放不封閉。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個大國開始打開了對話協調的時間窗口。此外,中美迫切需要一個管控東亞地區風險的協議框架。管控中美之間的分歧和風險,將最大限度降低不確定性,并降低全球供應鏈脫鉤斷鏈風險。

張燕生認為,在上述情況下,中國明年穩外貿的風險將明顯加大,但是其對經濟整體好轉有信心。

穩外貿難度大,穩增長應穩在全面深化改革上

張燕生列出了一組數據,今年的4月份,我們的外貿進出口的增速是0.1%,而今年的11月,我們的外貿進出口的增速是0.1%,也就是說,我們4月份曾到達谷底后,11月份再次回到谷底。因此,明年如何能夠實質上穩住外貿,挑戰是很大的。

張燕生表示,有三個因素值得關注。第一,加工貿易前11個月的增長率只有1.3%,這意味著臺港澳企業在大陸非常難,有臺商企業表示他們的訂單損失了50%。把過去40年伴隨改革開放的臺港澳企業留住的難度很大。

第二,今年前11個月外企進出口的增速只有0.1%,占比已經下降到33.1%,這說明占據外貿半壁江山的外資已經下降到1/3,怎么能夠穩住外資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第三,制造業外資占整個外資的比重已經下降到19.4%,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占比已經下降到17.9%。

張燕生認為,明年穩增長在于如何穩住外貿,穩住外資對我們是挑戰很大的。

明年怎么樣?張燕生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們現在已經出臺各項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下一步中國的城鎮化將為房地產帶來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講,明年我們希望能夠在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上形成一個真正的思想解放運動,把明年的穩增長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上。”張燕生說到。

擴內需、穩消費是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張燕生認為,明年1/3的經濟體將萎縮,搶訂單是地方政府和企業去修復中國和世界的一些經貿聯系的舉措,但在“全球奶酪”萎縮的情況下,全世界的訂單是有限的,我們應擴大內需給全球創造新訂單。

“從這個角度來講,擴內需、穩消費是工作重點,這對于走出困境是非常好的。”張燕生表示。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