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報道:政策部署期,靜待花開

2022-12-26 08:41:07來源:金融界  


(相關資料圖)

當前,全國新冠感染人數仍然在快速上升,但根據多項高頻數據,北京、廣州、石家莊、武漢、成都等地近一周交通運輸和人員流動已經開始出現復蘇。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各部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精神,從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多方面綱舉目張謀劃明年工作。同時,本周國常會部署深入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經濟鞏固回穩基礎、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具體政策方面,近期各地開始陸續發放新一輪消費券,我們預計后續各省各市將繼續因地制宜、小步快走、少量多次推出消費券活動,帶動消費復蘇。貨幣政策方面,12月LPR報價保持不變,降準沒能推動LPR下調,但我們預計明年一季度大概有貨幣政策降息或降準的操作,1月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窗口期。海外本周日本央行意外擴大收益率控制目標區間,雖然其稱僅為技術性調整,但引起了市場短線震蕩。根據對日本通脹問題的分析判斷,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在明年具有轉向的可能性,或將成為明年海外市場的灰犀牛,需保持關注。

▍多項高頻數據顯示北京、廣州、石家莊、武漢、成都等地近一周交通運輸和人員流動開始出現復蘇。

百度發燒搜索指數方面,全國層面和河北、北京、四川、湖北、河南、重慶等多地的百度發燒搜索指數于12月17日或更早的時間達到峰值,開始步入下行區間。百度整車貨運流量指數方面,全國層面和北京、廣東均于12月20日達到低點,近三天連續回升。百度擁堵延時指數方面,北京、廣州、石家莊、武漢、重慶、成都、鄭州等地的擁堵延時指數已經跨過了低點,近一周持續回升,復蘇形勢良好。地鐵客運量方面,一線城市中,北京自12月20日以來、廣州自12月18日以來,地鐵客運量持續回升;二線城市中,天津、武漢、成都、石家莊等地的地鐵客運量在近一周復蘇明顯。

▍各部委學習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精神,綱舉目張謀劃明年工作。

各部門本周組織會議開始傳達學習,研究落實2023年相關工作。

1)財政方面,要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指加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持續推動財力下沉。合理安排赤字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專項資金投向領域、用作資本金范圍,“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的要求可堅定市場對明年基建增速的信心。“提效”方面要求“增強減稅降費的精準性和針對性,支持補短板、強弱項、補底板等環節,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和促進消費。

2)貨幣金融領域:央行提出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我們認為央行2023年貨幣政策寬松程度總體與2022年持平,或在經濟恢復較快增速后出現邊際謹慎。央行可能更加注重擴大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功能和作用,以避免造成較大物價壓力。銀保監會將“為恢復和擴大消費營造良好金融環境”擺在明年7項工作之首,強調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發揮金融資金在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我們預計明年消費信貸增速可能實現近年較快增長,預期明年寬信貸比寬貨幣的確定性更高。證監會強調對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科技創新、民營企業等支持,同時對滬深港通互聯互通、中美審計監管常態化合作、平臺企業境外上市“綠燈”案例落地等作出部署。重申地產債權和股權融資支持、股權房企“借殼上市”等政策,支持力度相對較大。證監會2023年政策邊際亮點或在于國央企上市公司的做強做大。

3)產業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明年產業政策預計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支持,特別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實施“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預期彈性較大的促消費領域包括出行消費、居住消費、文化和旅游消費、多層次醫療健康服務、家政服務、綠色低碳消費等方面,“新基建”也是重要產業支持方向。

總體看,我們認為圍繞居民消費、民間投資的政策是明年政策的最大增量和市場上最具彈性的領域,“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的要求將可能通過超預期的政策實現。

▍國常會對歲末年初工作進行部署,致力于實現明年好的開局。

自11月22日時隔1個月后,12月20日國常會部署深入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經濟鞏固回穩基礎、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本次會議整體增量政策不多,主要是對既有政策效果的肯定和再強調,特別強調重大項目建設和設備更新改造政策還需接力實施,“符合冬季施工條件的項目不得停工”。呼應經濟工作會議對民營經濟、平臺經濟、地產的支持,國常會對此進一步予以強調支持。關于近期部分省份組團出海搶訂單的舉措,國常會提到要“為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便利”,這有助于減緩出口增速下滑。在通脹方面,國常會要求要確保“雙節”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和物價平穩,我們建議對后續核心通脹以及央行關于通脹的態度保持緊密跟蹤。

▍我們根據新華社報道等統計,今年消費券總計發放約200多億元,預計有5倍左右的杠桿效果,拉動千億規模的總消費。

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次反復,較為嚴重的沖擊在4月和7月。疫情后各地紛紛采取多種方式帶動經濟恢復,消費券也是其中之一。根據新華社、北京市商務局、Wind等報道或公布的消費券規模合計,今年以來我國各省總計發放了約230多億消費券,其中浙江、廣東兩省的消費券總規模排序靠前均超過20億元。對于消費券杠桿效應的討論較多,不同類型的消費券對總消費的撬動效果存在差異。但總體來看,結合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公布的信息及我們的調研情況,估計總體來看消費券可能有5倍左右的杠桿效果。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12月9日發文,“截至5月7日,在廣州市今年首輪促消費中,廣東累計投放涉及金額6.07億元的政府消費券,撬動消費交易35.81億元,‘乘數效應’明顯。” 從消費券支持的消費類別來看,服務性消費集中在商超、餐飲、文化旅游等,商品消費則集中在汽車、家電、家具等大件消費。短期來看,消費券是觸及居民較好的政策工具,預計后續各省各市將繼續因地制宜、小步快走、少量多次推出消費券活動,帶動消費復蘇。

▍12月LPR報價保持不變,降準沒能推動LPR下調,但我們預計明年一季度大概有貨幣政策降息或降準的操作,1月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窗口期。

12月20日,央行公布LPR報價,1年期和5年期均與上月一致。近幾次LPR下調有兩類觸發因素,第一是MLF降息,第二是“降準+降存款利率”。12月僅有一次0.25個百分點的降準,還不足以推動LPR報價下調,尤其是考慮到近期同業存單利率快速上升,銀行負債端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我們預計明年一季度大概有貨幣政策降息或降準的操作,1月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窗口期。當前我國疫情傳播正在經歷高峰期,對經濟的拖累顯著,而且美國加息速度放緩,匯率約束緩解,尤其明年1月是美國加息的空窗期,沒有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公布。

▍日本央行意外擴大目標區間,需警惕其明年可能轉向的“灰犀牛”風險。

日本央行12月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于-0.1%不變、維持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目標于0%左右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但將目標收益率波動區間由正負0.25%擴大至正負0.50%,時機快于市場預期;決定明年一季度提高每月購債規模。日本央行意外擴大收益率控制目標區間,雖然其稱僅為技術性調整,但這在市場引起短線震蕩。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在明年轉向具有合理性和可能性,可能成為明年海外金融市場的灰犀牛;屆時國際流動性可能面臨階段性沖擊,但大中華區股市與債市受直接影響程度可能較小。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