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保監會最新發聲:“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有序推進

2023-02-04 15:52:17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資料圖)

原標題:銀保監會最新發聲

【正文】

2023年2月3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最新質效、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整頓進展、新市民金融服務最新情況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官方未披露新聞稿)。對此解讀如下,

一、2022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每年處置規模邁入“3萬億+”時代

銀保監會披露,截至2022年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達3.8萬億元,2022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元(其中不良貸款處置2.7萬億元)。

考慮到, 2017-2018年合計處置不良資產規模為3.48萬億,2019-2021各年處置不良資產規模分別為2.30萬億、3.02萬億和3.10萬億,即不良資產處置規模已經連續三年超過3萬億、2017年以來累計處置15萬億。這意味著,每年不良資產處置規?;具~入“3萬億+”時代,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目前正處于風口階段,預計銀保監會將繼續督促金融機構通過做實資產分類、加大撥備計提力度、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建立不良資產監測制度、嚴控多頭過度授信、配合整頓隱性債務和地產行業風險、強化項目最終用途和實際還款來源合規性審核等方式來前瞻應對不良資產反彈,推動更多更快處置不良資產。

實際上,關于不良資產處置的政策推進步伐亦在加快。2021年1月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21〕26號),正式啟動第一批試點工作;2022年12月30日,銀登網公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原試點機構范圍基礎上(6家國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將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納入試點機構范圍;將注冊地位于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廣東、甘肅的城商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納入試點機構范圍。

二、“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銀保監會披露“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2020年7月17日,銀保監會與證監會同時發布明天集團旗下9家金融機構(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與國盛期貨)被接管的重磅新聞,接管期限由2020年7月17日至2021年7月16日;2021年7月16日,上述9家金融機構的接管期限被延長1年至2022年7月16日。

2022年6月16日與6月29日,銀保監會相繼批復同意新時代信托破產清算和易安財險破產重整,意味著被接管的幾家明天系金融機構還剩下數家亟待處置。據銀保監會披露,其已批準采取市場化重組和新設機構承接相關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等方式來解決。

三、首次披露國家重大區域貸款余額數據

銀保監會披露,截至2022年底,長江經濟帶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地、長三角區域一體以及自貿區的貸款余額分別為98.80萬億、25.30萬億、24.50萬億、57.10萬億和11.40萬億,意味著跨省域的國家重大區域金融統計可能會成為方向。

不過對于國家重大區域金融的統計最主要還是口徑問題(如按借款人注冊地還是貸款用途等),而這里的自貿區貸款余額達到11.40萬億的口徑如何便值得推敲。

四、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異地存款等行為

銀保監會指出自《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發布以來,目前地方中小銀行存款業務以本地為主、異地存款占比很低、負債穩定性增強,機構本地化經營趨勢更加明顯……地方中小銀行應堅守資金源于當地、用于當地的原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規范互聯網存款業務,嚴禁吸收異地大額個人存款。

同時銀保監會還表示將繼續深入整頓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嚴肅查處高息攬存、違法違規吸收異地存款等行為(包括互聯網渠道)。各級監管部門也要高度關注轄內中小銀行存款業務變化,加大監管檢查力度,采取強有力監管措施,堅決糾正地方中小銀行存款業務中的違規行為。這意味著,對于地方中小銀行來說,異地存貸業務的大門基本已被封死,且監管督查力度會持續增強。

五、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這五個方面分別為支持擴大有效投資、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支持綠色轉型和海洋強國、支持切實保險和改善民生,后續信貸投向也將主要向上述五個方面引導。

其中,擴大有效投資主要包括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等方面,微觀市場主體主要指民企與小微企業及其它受困領域,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包括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保險和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等方面,支持綠色轉型和海洋強國則主要包括綠色信貸和海洋領域(如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水淡化處理、海洋環境服務等)。例如,2022年綠色信貸余額同比增長35.7%、高技術產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5%,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6.6%、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3.8%以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水淡化處理、海洋環境服務等領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8.3%。

關鍵詞: 銀保監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