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熱點在線丨“深綁”寧德時代,科達利15億融資后定增36億“補血”,它很缺錢嗎?

2023-02-22 17:41:11來源:鈦媒體  

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龍頭科達利(002850.SZ)巨額定增有新動靜了。

近日,科達利發布了三份定增相關公告,《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方案的論證分析報告》,《關于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情況說明的公告》,《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三份公告的發布實際上是對去年定增融資事宜的補充及說明,這或許意味著距離定增實施不遠了。不過,消息出來后二級市場對此并不“感冒”,開盤后科達利直接下跌,截至2月22日收盤,科達利收跌4.24%,收報126.13元,總市值296億元。據前面定增公告稱,科達利這次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6億元,用于江西科達利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三期)、科達利年產7500萬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

將時間拉長來看,科達利于2017年登陸資本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13.20億元;2020年定增融資13.86億元;2022年已經完成一輪15億元可轉債融資。可以看出科達利在公布這次36億元定增計劃前,已經完成超42億元融資。在這樣的背景下,科達利現在依舊還需要巨額融資“補血”,難道它真的很缺錢嗎?

融資15億可轉債,資金面仍然緊張

從科達利的業務結構可以看出,目前鋰電結構件業務是科達利的絕對主業。截至 2022 年中,科達利鋰電結構件業務收入達 32.69 億元,占總收入比重已超過 96%。公司鋰電池結構件、汽車結構件及其他結構件收入占比達 99.82%。近年來,隨著鋰電池下游行業迅速發展,科達利產能高速擴張。目前,公司已在國內的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等鋰電池行業重點區域布局了13個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

產能高速擴張也意味著需要募集大量資金的投入。

不過在這次36億元定增融資之前,2022年7月科達利已經完成一輪15.34億元的債權融資。雖然已經融到大量資金,但是從科達利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在高達15億元的可轉債融資過后,公司仍然很“缺錢”。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賬上貨幣資金余額12.36億元,但短期借款高達11.15億元,資產負債率由2021年年末的36.66%升至54.98%。在可轉債發行后不久,科達利便于2022年7月27日公告,擬計劃使用不超過10億元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截至2022年9月30日,閑置募集資用于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為4.7億元。

從科達利的利潤表中可以看出2021年其研發和管理費用共計4.24億元,近年來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對比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科達利當年的歸母凈利潤才5.42億元。關于這塊,公司給出原因說“公司正處于產能擴張、新產品和新技術導入期,產能爬坡和新品開發導致費用投入較高。”實際上,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呈現上升趨勢,那可能就要考慮企業的管理效率是否出現了問題,以及有很大的研發失敗的風險從而進一步壓低上市公司經營利潤。

同時,鈦媒體APP注意到,雖然科達利在多次用募集資金補流及進行現金管理的同時,前一輪定增募投項目卻進展緩慢。

2022年中報顯示,前一輪定增的三個項目中,計劃2022年12月份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福建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二期項目”截至期末投資進度27.80% ;計劃2023年4月、5月分別達到可使用狀態的“惠州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新建項目”、“惠州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三期項目”實際投入資金占承諾投資金額的32.63%及13.4%。

訂單利好擴張產能,高管卡點“精準”套現

2022年12月27日晚間,科達利公布了一項擴產計劃,計劃5億元在四川建宜賓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三期項目。

公告顯示,公司擬使用自籌資金不超過5億元通過全資子公司四川科達利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實施四川宜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三期項目。

該項目生產動力電池殼體和蓋板,規劃產能6000萬套/年,全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約12億元。項目建設期約24個月。科達利表示,本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擴大公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有效產能,規模優勢將降低公司產品單位研發、生產成本,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則會相應得到提升。

不過,在鋰電池產業鏈高景氣度下,各大頭部企業紛紛大手筆擴產,但由此可能引發的產能過剩風險也不容忽視。科達利也曾提示風險稱,若其他企業擴產計劃超預期,未來預計競爭有所加劇,產品價格有所降低。

科達利此次擴產或與去年12月簽訂的兩個海外大單有關。

2022年12月1日科達利公告,公司與法國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下稱“ACC”)基于雙方合作意愿簽訂合同,雙方約定2024年至2030年期間,ACC預計向科達利批量采購約1億套方形鋰電池殼體和蓋板。

2022年12月15日晚間,科達利又公告與ACC再簽合同,雙方約定2024年至2030年期間,ACC預計向科達利批量采購約2億套方形鋰電池殼體和蓋板,產品型號、規格等均不同于前次標的產品。

科達利稱,合同的順利履行預計將對公司未來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

ACC是一家生產電動汽車電池電芯及模組企業,總投資額約為70億歐元。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集團、梅賽德斯-奔馳和多元化能源公司道達爾能源分別持有ACC三分之一的股權。科達利認為ACC具備相應的履約能力。

十分蹊蹺的是,與兩個大訂單的披露伴隨的是,科達利多位高管卡點提出減持計劃,在股價拉升后“精準”進行高位減持。

公告顯示,科達利董事、財務總監、副總經理石會峰,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羅麗嬌,公司副總經理孔天舒三人計劃自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合計減持公司2.08萬股。盡管減持數量不大,對市場拋壓有限,多位高管集體減持套現的行為,也讓投資者為之疑慮。

“深綁”寧德時代,加速新能源業務推進

科達利在2022年12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與寧德時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深化合作,加強雙方在鈉離子電池和麒麟電池等新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合作。

在同等條件下,寧德時代優先選擇科達利作為電芯機械件供應商,份額不低于40%,科達利優先保證寧德時代的產品需求。科達利表示,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進一步確立了寧德時代與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雙方建立更深的合作伙伴關系,為雙方推進具體項目合作奠定了基礎。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領域的技術研發能力,進而提高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并鞏固公司在國際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據悉,結構件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保護電池內部的作用,是鋰電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能源行業持續高景氣的趨勢下,結構件市場快速增長。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鋰電池結構件市場規模為76億元,同比增長22%。預計2025年中國結構件市場將達到270億元,復合增速達到28.9%。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2021年1月

實際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屬于鋰電產業鏈,具備認證時間長的特點,從結束研發到形成穩定供應能力需要約3-4年時間。科達利從2007年開始研發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2010年研發成功,到2014年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銷售額達2億元,距離2010年研發成功相距4年時間。

電池結構件是上游各環節中最追求就近配套建廠的環節,核心原因在于就近建廠進行交互式研發模式,增強快速反應能力,并且有助于減少運輸成本。當前先發企業已經在就近配套建廠中實現深度綁定合作,簽訂份額保障協議,等后進入者形成產能規模后,切入空間有限。

進入資本市場這些年科達利業績表現平平,不過近年來乘著新能源東風,公司業績提升還是比較快。科達利1月13日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8億元–9.38億元,同比增長60.26%-73.19%。公司業績公告給出原因稱,報告期內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客戶對公司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需求持續提升,公司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產銷量持續穩定增長,推動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科達利深度綁定寧德時代,這個還需辯證的看待。雖說寧德時代首先是國內最大動力電池廠商,可以源源不斷的給科達利創造營收,又是行業的標桿,引發其他動力電池廠商與科達利的合作效應。但是,對單一客戶過于依賴,一方面會削弱供應方在交易過程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一旦將企業的發展“押注”在單一大客戶身上可能會為其未來發展帶來一系列隱患。(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關鍵詞: 深綁寧德時代 科達利15億融資后定增36億補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