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球快看點丨剛需性、改善性住房迎利好,2023房地產重點在這幾個方向……

2023-03-07 17:40:17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全國兩會期間,房地產行業新動向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之一。

作為民生基礎要素,房地產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會議指出,“建立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睘楹罄m房地產工作定下基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2023年在保障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的基礎下,要“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扎實推進保交樓穩民生”的工作鋪排,也明確了各方的工作方向。

事實上,自2022年中開始,從中央到地方,涉及金融、財政、行政等各個方面的多項調控措施的出臺,暖風頻吹,房地產市場止跌回暖跡象明顯,隨著行業形勢以及經濟形勢的改變,房地產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房住不炒”沒提不等于沒有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后6年間,房地產行業政策以此為主基調,按需調動實施。

而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房住不炒卻未被提及,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沒有強調“房住不炒”,并不是退出了。在業內人士看來,房住不炒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底線,是壓實穩民生、穩發展的基礎。

事實上,2023年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2023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已經重申,要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準施策。

中銀證券(行情601696,診股)分析,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未提及“房住不炒”,未來預期政策仍將繼續從行業供需兩端發力。據其預計,預期未來將在房住不炒這一基調下,有更大范圍的政策糾偏。

中指研究院同樣認為,經過多年貫徹執行,“房住不炒”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中長期的政策基調,2022年以來,監管部門頻繁落地房地產支持政策,各地也在積極落實因城施策,但在“房住不炒”基調下,供需兩端政策均會有所側重。

剛需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不容忽視

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提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同時,藥建立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從2019年到2023年,5年里,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的說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中。

“這充分說明,今年的工作重中之重是提振住房消費需求?!?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相比保交樓、解決債務風險問題、預售資金問題、新發展模式推進等,住房消費需求的提振是當下的“頭號工程”。唯有把住房消費需求提振了,其他房地產的問題包括頭部房企金融風險的問題等,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李宇嘉認為,目前,住房消費的主體,或者說有切實需求的,就是3億左右新市民、青年人。這部分人群已經進入了城市,但沒有體面的住所,無法在城市“扎根”,也就無法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因此,政策重點就是將這部分人群納入住房保障、住房消費,從而激活住房發展的可持續動力,也是擴大內需的關鍵。

而事實上,據央行有關數據,到去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除個別熱點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今年,央行、銀保監會建立了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至今已有近30城降低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

利好的暖風吹向行業,消費信心再萌芽。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達到36個,自2021年9月以來首次超過下降城市數。不少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格漲幅更為明顯,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

需求端“精準施策”將是2023年的主要著力點,中指研究院認為,針對不同人群,2023年支持剛需群體的政策力度有望延續,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有望進一步優化,促進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的住房需求釋放。另外,結合人口的最新變化,給予多孩家庭、老年家庭、人才、產業人群等更多政策側重,也是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方向。針對不同區域或將體現在城市內部的政策變化,未來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有望“因區施策”“一區一策”。與此同時,供給端政策亦有望精準跟進,如增加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土地供應量、減少庫存量大地區的土地供應等。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表示,近一段時期,市場信心加快恢復,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性已有所上升。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