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天天即時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核工院總經理王明彈:核電產業發展迎來戰略機遇期

2023-03-07 10:38:47來源:上海證券報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核工院總經理 王明彈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核工院”)總經理王明彈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核電產業發展迎來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國正處于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躍遷的關鍵階段,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科技重大專項已進入收官階段,為我國核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雙碳”目標驅動


(資料圖)

核電產業迎來戰略機遇期

“核電產業發展迎來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王明彈表示,當前,全球信息化、智能化驅動能源消費持續增長,“雙碳”目標驅動能源向低碳零碳化加速轉型。全球權威研究機構預測,未來30年,全球核電容量需要翻一番才能支撐零碳排放目標的實現,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核能應用的比例越高,實現全球能源電力碳中和的全系統成本就越低。

我國明確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2022年,我國核準10臺核電機組開工,均采用三代核電技術,是2008年以來核準核電開工機組最多的一年。

王明彈表示,可再生能源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季節性等特征,而當前儲能技術發展尚不成熟。核電是目前唯一可大規模替代煤電的基荷電源,在新型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為滿足電力需求增長和能源轉型需求,宜適當加大核電建設規模,爭取到2035年核電發電量占比接近10%,達到當前世界平均水平。

發揮龍頭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延續實施核能科技重大專項

“核能在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確保能源安全等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王明彈表示。

“國和一號”(CAP1400)是我國當前已實現自主可控的可規模化建設的最先進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其帶動形成的先進非能動核電產業鏈,具備了以新型號新技術持續策源促進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以非能動項目規模化建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能力和基礎。

王明彈建議,在我國核電規劃中以批量化應用重大專項研發型號為主,并在后續項目審批中優先批準重大專項型號項目。同時,延續現有重大專項形成的國內外科研與產業創新協同體系,對內優化科研資源統籌布局、對外加大國際合作平臺及影響力建設,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以新一代核能科技為目標,延續實施核能科技重大專項。

自2022年2月28日“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成立以來,“國和一號”現代產業鏈建設取得重要成效,2022年完成11項“國和”系列整機設備國產化攻關,2023年將實現整機設備100%國產化。

助力能源領域提質增效

核能綜合利用前景廣闊

據介紹,無論是在生活取暖還是工業供汽、供熱領域,核能利用都具有廣闊的前景。

王明彈介紹,核能綜合利用主要包括清潔供暖、工業供熱、海水淡化以及多元耦合和互補等。位于山東海陽的“暖核一號”項目已經讓當地居民實現了清潔供暖。山東海陽、江蘇田灣、浙江秦山正在開展工業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其他核電基地也在積極開展工業供熱的前期工作。

“這些核能綜合利用的應用場景可以充分發揮核能清潔無碳、能級密度高的優點。”王明彈表示,針對多種核能綜合利用場景,上海核工院專門研發了小型化反應堆和移動式反應堆,對廠址不挑剔,靈活性高,可以布置在有需求的地區。

王明彈認為推動核能的綜合利用,有助力于我國能源領域提質增效減排。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