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李大霄:在越來越強有力的政策利好推動下中國股市有望構筑三重底

2023-08-16 15:56:05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片)

在“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政策指導下,中國股市政策底已經確定無疑。一系列刺激資本市場配套政策將會陸續出臺,資本市場的活躍值得期待,投資者信心最終恢復值得期待,在政策底、情緒底、估值底、業績底皆以成立的前提下,中國股市有望構筑三重底。讓投資者賺錢特別是讓中小投資者賺錢是提振信心的關鍵。我堅定地認為,中國股市的一直以來是散戶投資者偏多,機構投資者偏少,主要由2.1億散戶投資者和7億基金投資者組成的龐大市場,涉及千家萬戶,只有保護散戶、愛護散戶、捍衛散戶、讓他們賺,才是中國股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唯一出路,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散戶,提振信心的唯一途徑是讓他們賺。若此中國股市終于出現了希望。我們驚喜地發現,滬深交易所IPO的最新受理日期停留在6月30日,7月份以來至8月3日,新增受理的IPO數量為零。7 月共有 22 家擬 IPO 企業過會,而撤否企業有 23 家,撤否率陡然突破 30%,創下今年 2 月份全面實施注冊制以來的最高值。進入 8 月僅一周,撤否率直接躍升至 43.33%。從種種跡象觀察,保持“一二級市場的平衡”的政策導向初露端倪。經過30多年的艱苦探索,終于逐漸接近了證券市場存在問題的核心。中國股市的穩定就成為可能,中國股市三重底成立就有了希望。在一系列配套股市政策之中,基金費率的下調等政策無疑是讓投資者受益,緊接著中國結算擬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進行進一步下調,是落實“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相關要求,有利于減少全市場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釋放流動性。降低結算備付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券商資金利用效率,將對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形成助力,對提振交易信心提到激勵效果,確保流動性充裕,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在一系列配套政策之中,日前深圳上海兩個交易所亦緊急推出100+N、ETF盤后申報、優化監管等三項研究措施,管理層還推出港股通、深股通和滬股通的三個通道大宗交易,得到深圳上海香港三個交易所的強烈響應,美股市場零股交易占19%,股價前10位股票中占39%,大宗交易牛市占5%,熊市中占10%,零股和大宗交易有望共同為活躍市場出力。更加振奮人心的是,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提出減免印花稅的強烈救市呼聲,內地對研究下調印花稅等救市措施的討論亦漸漸增加,這會形成配套政策利好源源不絕的局面,有力助推市場三重底的成立。從市場運行技術面來看,2022年的市場底部由2863和2885點共同構筑雙底,2023年的市場底部極有可能由2023年6月26日3144點、2023年7月24日3151點和2023年8月14日3141點附近共同構筑三重底,加上7月24日成交量縮小到6599億,8月14日成交7425億,亦符合底部特征,市場底加上政策底已經完美融合了。從投資者情緒來看,按一般歷史規律是應該隨著股指回升而回升,但股指從2022年10月31日2885點回升至2023年8月14日3141點以上,投資者情緒并沒有回升反而下降了,一是說明大部分散戶投資者都沒有購買與主要指數相關的產品,二是說明投資的耐心已經到達極限,往往是說明散戶籌碼已經被超級大資金默默收入了囊中。與主要指數相關資產上升與超級大資金的動向不無關系,散戶投資者的情緒極限往往與大型底部相對應,投資者的情緒底亦已經見到了。從市場主要估值水平來看,截止到20230年8月16日收盤數據,上證指數收3150點估值12.9pe1.32pb,對應央企指數gu8.1pe0.89pb,上證50指數9.7pe1.25pb,滬深300指數11.6pe1.35pb,恒生指數8.7pe0.90pb,央企指數已經低于恒生指數。而恒生指數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墊底,中國股市在3141左右的優秀的大藍籌股龍頭股的估值水平足夠吸引。對應大藍籌股估值底或已出現,特別是在無風險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基礎之下,股債差還在歷史高位區,在資產荒越來越嚴重的前提之下,中國股市的大藍籌股重心上行是有基礎的有邏輯的。從積極的股市政策來看,管理層開始啟動投資端改革,證券市場迎來投資端改革的重要利好消息,其中公募基金的改革力度和速度逐漸加大,為市場帶來中長期穩定資金,這將有力推動中國股市市場穩定。屬重大利好消息,中國股票市場有希望了。公募基金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重要力量,而當下的現狀是今年初公募基金總額27.7萬億已經創出歷史新高,已經首次超越銀行理財,但股票基金只占2.62萬億的現狀急需改變。這個比例稍作一點提升作用巨大。從長期資金入市的角度來看,截止到2023年8月14日,今年以來外資入市數量已經達到2032億,遠超去年798億,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在內資躊躇不前的時候,外資將中國股市的大底抄走了。隨著內資的逐漸覺醒,投資端的改革加速,養老金、險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行理財、企業年金,上市公司回購、大股東增持,員工持股計劃等長期資金入市會加速進行,隨著獲利效應的出現,龐大的居民儲蓄將會逐漸進入股市。從經濟回升的角度來看,一季度GDP為4.5%,二季度為6.3%,7月官方制造業PMI為49.3%,前值49,已經2個月回升,經濟企穩回升跡象開始出現,對股票市場影響正面,屬利好消息,隨著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政策出臺,包括民營經濟31條、房地產政策調整、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力、發改委“三個一批”等一系列政策漸漸發揮作用,加上后續政策和儲備政策的作用下,經濟企穩回升概率很高,助推中國股市業績底出現。從中國長期發展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巨大,202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1萬億,近十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6.2%,遠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貢獻率的總和,未來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比重還會慢慢提升,經濟增長從長遠看必然推動優質股票市場重心提升。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就打開了中國優質資產的上行空間。精彩推薦 加載更多

已經到底了

全部評論 機會情報 上牌上路 世界首批量產氫燃料電池車引進國內 商業化加速 特斯拉自動駕駛發力中國市場 巴菲特大舉建倉美股建筑商 建筑投資正持續修復 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助力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 我國在人工心臟領域取得新突破 這些公司曾相關領域有布局 小米機器人CyberDog 2發布,世界機器人大會本周舉行,機器人板塊有望迎催化 AI算力需求持續增長 大客戶提出更高速光模塊需求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開啟 提升企業競爭力 標準先行 我國量子通信搶占國際話語權 舊金山允許無人駕駛出租車不受限行駛 商業化拐點臨近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