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剛剛!又“降息”了!緣何“非對稱”下調?繼續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2023-08-21 12:46:19來源:金融界  

8月21日,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第8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為3.45%,較前值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2%維持前值不變

考慮到LPR由“MLF(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加點”組成,日前,人民銀行將MLF中標利率下調15個基點,已預示了此次LPR的調整。不過超出預期的“非對稱”下調依然引發市場關注。

01


(資料圖片)

緣何“非對稱”下調?

本月,1年期LPR下降10個基點,低于8月15日MLF利率降幅。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這主要是為了兼顧降成本、穩預期和提效率等多重目的。

“二季度以來,新發貸款利率下行速度放緩。為體現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的‘促進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貸款利率仍需要維持低位。與此同時,在市場主體預期偏弱、企業利潤修復偏慢的情況下,部分新增貸款被用于‘借新還舊’,可能衍生出存貸款利率倒掛現象和空轉套利行為,未真正發揮刺激實體的作用。因此,1年期LPR下調幅度相對偏小。”溫彬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判斷,1年期LPR降幅小于MLF利率降幅,主要是因為在引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過程中,需要保持銀行凈息差處于合理水平,從而增強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值得關注的是,在1年期LPR下降的同時,本月5年期以上LPR維持了“按兵不動”

對此,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召開會議提出,“規范貸款利率定價秩序,統籌考慮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產品價格關系。”這就要求金融機構重視存量與增量產品之間、不同機構產品之間的價差問題;商業銀行要正視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利差過大等問題。在此情況下,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變,有助于商業銀行穩定息差水平,保持利潤合理增長,增強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持續性和高質量發展的穩健性。

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下半年工作會議曾明確,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對此,溫彬表示,在當前新發放貸款利率已降至歷史低位,各地因城施策空間較大,且銀行息差持續承壓的環境下,5年期以上LPR維持不變,或為調整存量房貸利率預留空間。

02

繼續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實際上,今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持續發揮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具體來看,6月、8月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MLF中標利率分別合計下行20個和25個基點,釋放LPR改革效能。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95%、4.11%,較去年同期分別低0.21個、0.51個百分點,處于歷史低位。

8月18日,人民銀行、金融監管局、證監會聯合召開會議,進一步明確要“繼續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可以說本次1年期LPR下調,與會議釋放的信號保持了一致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6月以來經歷兩次降息后,接下來人民銀行推出降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可能性更高,預計將通過引導商業銀行適度加大低成本、長期限且穩定的資金投放,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定向直達”的優點,提升政策質效。

溫彬認為,在當前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仍承壓的環境下,預計人民銀行將繼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以維穩銀行息差和利潤率。存款利率延續下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居民高儲蓄的轉化,加快消費和投資行為,進而促進經濟金融的良性循環。

王青也指出,在1年期LPR下調以及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推動下,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過程或將開啟。“展望未來,當前政策空間較大,未來若需要穩增長、穩樓市政策進一步發力,LPR還有可能持續下調。”王青判斷。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