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2022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發布:新加坡第一 上海躍居第二

2022-11-30 16:47:35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資料圖】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11月30日,由上海市軟科學基地“上海市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和國際競爭力中心亞太分中心等聯合研制的《2022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這是自2010年以來該排行榜的第十三次發布。

該指數對亞太53個地區用19項指標進行評估,綜合反映了各地區將知識資本轉化為經濟價值和居民財富的能力。新加坡蟬聯冠軍,上海由第四躍居亞軍。第三到十名分別是東京、首爾、蔚山、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北京、西澳大利亞、以色列。上升最快的是中國臺灣,從去年的第十六名跳升至第六名。

中國城市中,除了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北京和上海也都在前十之列。廣東、天津、江蘇、浙江在前二十位。其他城市中,山東、福建、江西、湖南、重慶也比較靠前,位于前三十名之前。其中,湖南、天津和寧夏三地進步較快,三者排名分別上升8位、7位和6位。

研制該排行榜的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羅守貴表示,本次評價采用的主要是2021年的數據。在過去一年,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影響較大,但中國是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正增長的國家。在19項指標中,中國在單項指標前十名中,每千從業人員在知識密集制造業中的就業人數占據7席,經濟活動率、每千從業人員中經理人數、每百萬居民專利授權數量均占據6席, 就業率占據5席。

其中,上海的知識競爭力連續10年位居前十,自2016年以來連續7年位居前五,今年跳升至第二,表現出穩健上升的態勢。上海的知識密集產業優勢尤其明顯,其中四個知識密集制造業總體排名第二,知識密集服務業排名同樣位居第二,知識密集產業的就業密度在所有53個地區中優勢非常突出,顯示出上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巨大成就。另外,上海的私人股權投資位居第二,千人經理人數位和政府R&D投入均列第五,區域經濟產出強度位居第六。此外,上海在人力資本、知識生產、知識經濟產出多個環節均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力。

北京的知識密集服務業就業密度、政府R&D投入、人均私人股權投資均位列第一、百萬居民專利數位居第二,在創新投入、知識產出方面優勢明顯。

關鍵詞: 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