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打造中國領先的科技型投行!海通證券毛宇星:公司數字化轉型主要抓五個關鍵點

2022-11-11 05:31:14來源:券商中國  


(資料圖)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全面推動行業機構數字化轉型既是助力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引擎,也是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重要舉措。

為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繁榮行業金融科技生態,中國證券業協會與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聯合推出“證科談·數字化轉型藍圖擘畫”專欄,邀請證券行業的高管、首席信息官(CIO)暢談金融科技為證券業賦能及探討未來數字化轉型方向。

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金融科技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在證券行業,從持續加大信息技術投入,到對網金部門自上而下的組織架構調整,再到金融科技與各項業務深度融合,可以說,金融科技發展與數字化轉型伴隨著券商業務布局的全過程,成為券商的核心競爭力。

頭部券商對數字化轉型有何經驗和教訓,未來又將如何繼續推進?這不僅涉及全行業在數字化上的發展方向,而且也事關公司未來布局方向。

近日,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診股)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科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毛宇星分享了海通證券近年來數字化轉型的經驗教訓和整體規劃。

據毛宇星介紹,面對金融科技化、數據資產化、系統智能化、運營市場化、發展生態化的趨勢,在海通證券從“大起來”逐步走向“強起來”的關鍵發展期,該公司將推動價值理念從業務導向轉為客戶導向、管理模式從粗放型轉向精細化、盈利模式從通道驅動轉為專業化驅動的新一輪變革。

近年來,海通證券不斷加大信息技術投入。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業績排名顯示,2017年-2021年,海通證券信息技術投入分別為4.34億元、4.60億元、8.54億元、9.61億元、12.09億元,5年時間累計投入金額達到39.18億元。

毛宇星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表示,海通證券的數字化轉型將繼續緊緊圍繞公司的“集團化、國際化、數字化”發展戰略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總體部署,以建設“數字海通2.0”為目標,開展以“敏捷化、平臺化、智能化、生態化”為特點的金融科技平臺建設,更好地支持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改革轉型,推動人員、技術、數據三位一體,以全面提升業務能級和集團管控能力,打造中國領先的科技型投行。

數字化轉型是未來行業競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近年來,中國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

“證券行業也正經歷著深刻的格局變化,隨著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轉型,客戶機構化進程加速,業務線上化、智能化已成為行業發展共識,而數字化便是其中的核心變量。”毛宇星表示。

2021年,《證券期貨業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相繼發布,為新時期證券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綱領性指南。各券商也在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和技術架構的升級和各類數字化系統平臺的建設,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在眾多場景落地應用,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

“更重要的是,證券行業的轉型仍在不斷加速,已經成為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甚至可能是未來行業競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高低成為改變舊平衡、創造新格局的重要變量,成為公司降本增效、形成合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毛宇星說。

據毛宇星向券商中國記者介紹,海通證券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推進路徑主要聚焦四個方面:

一是要堅持規劃引領,以“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為主線,積極利用數字思維來破解業務發展難題,提升業務能級。

二是要聚焦落地落實,各業務部門要主動出擊,積極推動業務與技術的雙向融合,需求要與供給精確對接,確保科技賦能方向正確、時效迅速、成效明顯。

三是要全面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實現客戶服務能力、運營管理效率、風控智能化水平和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是要以客戶為中心、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行情838275,診股)、以數字為基因、以生態為發展模式,具體概括為“一條主線,兩大引擎,三大動能”。一條主線是指數字化轉型始終以客戶為中心,以較低成本實現服務好、體驗優;兩大引擎是指構建以數據經營為核心的“1+3+N”大數據引擎和構建以金融科技驅動,業務與技術融合的創新引擎;三大動能是指平臺化、數智化、生態化。

海通證券數字化轉型五大關鍵點

作為大型券商,海通證券在探路數字化轉型時有哪些心得?毛宇星表示,從海通證券數字化轉型工作的實踐來看,主要是抓住了以下五個關鍵點。

一是堅持理念先行和規劃引領。海通證券數字化轉型以服務公司發展戰略為目標,堅持長遠全局思維、創新包容思維、開放融合思維和底線紅線思維,全面推動企業數字化理念的認知重塑,提升全員數字素養,培育良好數字文化。海通證券以行業科技發展規劃為指引,結合自身特點與條件稟賦,在行業中率先制定了公司五年科技發展規劃,從業務發展、經營管理、數據應用、科技能力、機制體制等五大領域著手,全面推動建設數字海通2.0。

海通證券數字化轉型以敏捷高效組織為保障,由信息技術治理委員會作為數字化轉型的統一決策機構,下設信息技術管理辦公室和數據治理工作辦公室,實現了數字化轉型與信息技術工作的有機結合。同時,在行業中率先建立了金融科技部、軟件開發中心、數據中心、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的完整組織架構,推動科技管理、軟件研發、系統運維、科技創新向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二是提升數字化底座技術能級。海通證券在證券業率先規劃并實施“混合金融云”戰略,張江新一代云數據中心建成投產后,已成為證券公司中“規模領先、設施先進、管理智能”的云數據中心新標桿。海通證券還在行業中率先開展區塊鏈金融平臺建設,并首家通過國家權威機構認證,同時積極參與行業聯盟鏈建設。海通證券還構建了行業領先的基于融合數據湖的企業級數據中臺,實現了內部數據與外部數據的融合,探索建立了具有行業特色的數據分類分級管理體系,并已成為行業實踐范例。

三是深化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海通證券長期堅持走自主可控的科技發展道路,全面推動“一核心三平臺”的自主可控戰略。在行業中率先啟動了“分布式、全內存、高并發、低延遲”的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統自主研發工作,系統可靠性、并發度及交易性能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海通證券還積極推動建立自主可控的移動端開發平臺、PC端開發平臺和管理類應用開發平臺,打造不同類型應用系統的通用底層技術平臺。基于上述關鍵技術平臺的應用系統和研究成果先后獲得了人民銀行、證券業協會、上交所、深交所等多個獎項,專利授權和軟件著作權數也均保持行業領先。

四是推動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海通證券在多個業務條線建立了由業務和科技骨干組成的“業務科技融合團隊”,努力打造“科技團隊中最了解業務、業務團隊中最了解科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實現對業務發展、技術創新、行業動態、客戶需求的深度洞察。海通證券還建立了覆蓋全部業務部門的數字化轉型考核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努力構建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最大合力。

五是構建科技創新發展生態圈。海通證券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使命,通過“投、融、保、研”聯動機制,抓住科創板、注冊制改革全面推進的市場機遇,推動多家創新型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同時,海通證券還通過聯合創新實驗室,攜手產、學、研、用探索聯合創新之路,為各類新興技術在海通的研究、試驗和應用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每年組織各類前瞻性研究課題20多項。

毛宇星表示,未來,海通證券將繼續堅持“科技賦能、數據驅動”的發展戰略,主動擁抱轉型加速的數字化時代,加快推進金融科技應用創新和探索,不斷夯實數字化基礎,提升數字化能力,為公司的轉型發展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關鍵詞: 科技型投行 海通證券 數字化轉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