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天天觀察:六大行年報解讀:營收增速承壓,涉房貸款不良率仍走高 |看財報

2023-04-03 08:40:47來源:鈦媒體  

國有六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2022年業績漸次披露完畢。


(資料圖)

數據顯示,2022年,六大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69萬億元,同比增長0.29%;實現歸母凈利潤1.35萬億元,同比增長5.97%。與2021年相比,六大行整體營收及凈利增速均出現下滑,而工商銀行(601398,SH)和建設銀行(601939,SH)營收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資產質量方面則大體穩定。截至2022年末,六大行不良貸款余額共計12759.96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1124.41億元。除郵儲銀行(601658,SH)外,其他五家大行不良率均出現下行,但郵儲銀行不良率在六大行中仍最低,為0.84%;工行、建行相對較高,均為1.38%。

房地產行業對于銀行資產端的沖擊仍在。2022年,六大行房地產行業對公不良率、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集體抬升。

基金理財的大幅波動也深刻影響了六大行的中間業務收入。2022年,六家大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速齊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601328,SH)、中國銀行(601988,SH)甚至出現了下降。

分紅方面,六大行的股息率大部分在7%左右,最低的郵儲銀行也達到了5.58%,已經遠超普通理財收益率,但投資者也必須承擔銀行股價持續萎靡的痛苦。

息差承壓,營收增速下滑

數據顯示,2022年“宇宙行”工商銀行仍然吸金能力最強,9179.89億元的營收和3610.38億元的凈利潤均位列首位。建設銀行以8224.73億元的營收和3231.66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二。

其余大行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營收規模均超過6000億元、凈利潤規模超過2000億元,位居第三、第四。交行和郵儲銀行的凈利潤分別為921.49億元和852.2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營收出現了負增長,尤其工商銀行的營收較上年明顯下滑了2.63%。郵儲銀行則營收增長5.08%,增幅為六大行中第一。

與2021年相比,六大行的營收凈利增速表現均有著很大下滑——2021年,六大行整體營收增速為8.43%,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值達到了11.78%。

如何解讀這一下滑。一個原因是,2022年四季度資本市場的波動以及匯率波動。

工商銀行在財報中解釋稱,2022年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變動不大,但其他非利息收益同比下降20.2%。其中,公允價值變動凈損失115.58億元,主要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權益工具估值下降以及債券投資產生未實現損失所致;匯兌及匯率產品凈損失37.56億元,主要是受匯率波動影響所致。

與此類似,農業銀行四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也達到了約99億元。

基金理財的大幅波動也是營收拖累項之一。2022年,六大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速都出現了下滑,工行、建行、交行、中行更是分別同比下滑了2.83%、4.45%、6.17%、11.27%。中行在年報中解釋稱,資本市場整體表現偏弱、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以及減費讓利等因素影響,理財、基金等相關代理收入減少較多。

相較之下,這一方面表現最佳的是郵儲銀行。2022年,該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84.34億元,同比增長29.20%,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167.99億元,同比增長34.64%。

除了以上非利息收入的下滑,利息收入的壓力也逐步凸顯,凈利差下滑的趨勢難以遏制,從而拖累營收。

除中行外,其余5家銀行凈息差均出現下滑。其中,工行2022年凈利息差為1.73%,比上年下降19個基點;建行凈利差為1.82%,同比下降12個基點;農行凈利差為1.73%,下降23個基點;郵儲銀行凈利差為2.18%,下降12個基點;交行凈利差為1.37%,下降10個基點。

這與2022年央行的兩次降息有一定關聯,貸款利率隨之持續走低。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4.17%,創歷史新低。零售信貸方面,到2022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

房地產板塊沖擊仍在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多家大行不良貸款率都較上年末實現了小幅壓降,不良率均未超1.38%。其中,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0.84%,雖較上年末微增0.02個百分點,但仍為六大行中最低,是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1%的大行。

從撥備覆蓋率看,僅郵儲銀行較2021年有所下降,下降了33.10個百分點,其他銀行均有提升。不過郵儲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在六大行中仍最高,達385.51%;其他銀行中,僅農業銀行高于300%,為302.60%,較2021年末提升2.87個百分點。

不過,2022年六大行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以及個人貸款不良率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上升。

在個人貸款資產質量上,農業銀行以及郵儲銀行的貸款不良率最高均為0.51%,中國銀行的這一數據的同比增幅最大,提升了0.2個百分比。不過,與其他產品相比,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整體依然處于較低水平。

相較之下,房地產行業的不良率的增加更加顯著。建設銀行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率上升2.51個百分點至4.36%,增幅最大;中國銀行房地產行業不良率為7.23%,為六大行中最高。

中行風險總監劉堅東解釋稱,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在復蘇過程中,由于房地產項目的特殊性,在化解過程中需要更長時間,對整體的資產質量各方面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對于房地產業貸款不良提升的原因,交通銀行在年報中解釋:“2022年,部分房地產企業運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承壓,流動性風險凸顯,在公開市場出現債務違約或負面輿情。本行按照實質性風險判斷原則將所涉及的部分房地產項目貸款下遷不良,同時進一步加強相關貸款的風險管理和清收處置。”(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 | 蔡鵬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