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數智”賦能黑土地:田間飛起無人機 油層打下智慧井

2023-08-19 10:56:55來源:上海證券報  

閆家崗農場稻田畫吸引游客駐足

閆家崗農場隨處可見的各種農情監測設備

大慶油田廣布智慧油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田間地頭飛起無人機,油田廠礦智能化“唱戲”——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來到黑龍江的哈爾濱、大慶等地,看到一批數字先進技術、數字基礎設施正在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龍江”建設。

田間地頭飛起無人機

高精度探頭監測水稻長勢,5G+植保無人機時不時從田間掠過……北大荒集團旗下閆家崗智慧農場,使用了華為基站+數字農場運作方式,人工智能和5G技術被應用到田間地頭,農業生產更是從機械化走向智慧化。

在農場里,隨處可見各種農情監測設備。例如,實時監控葉片生長情況的葉片視覺傳感器,就集合了智能控制器、云臺攝像頭、機械臂、步進電機等先進技術裝備,能在不同角度和位置進行精準移動,實現對植物多方位多角度觀察,為農事活動提供決策依據。閆家崗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春江表示,這套設備的投入使用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當前水稻處于灌漿期,通過視覺傳感器可時時監測水稻長勢,防蟲防病,補充養分。

據北大荒集團信息公司副總裁蘭天義介紹,圍繞農業資源底圖,北大荒實現了“一圖觀家底”,實行一地塊一編碼,完成了墾區9個分公司、108個農(牧)場的地塊數據采集和上圖,涉及耕地4500多萬畝,匯聚了地理空間、種植作物、土壤環境、遙感及權屬等多源數據,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了數字化底座支撐。

2020年以來,北大荒先后啟動建設了兩批共20個數字農(牧)場,核心示范總面積30.4萬畝,輻射帶動面積236萬畝,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建成了七星、勝利、創業、紅衛、勤得利、二道河6個規模化國產農機裝備智慧農場,構建了全國領先智慧農場群。

針對“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北大荒的“數智化”轉型也作出了有益探索。蘭天義表示,北大荒通過應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土地、勞動力、資源、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在農業中的合理配置,試圖解決農業發展面臨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問題。

北大荒在土地發包、農業貸款、標準化種植等方面提供數字化服務支撐。目前,北大荒自主開發了“一站式”數字農服App并實現墾區應用全覆蓋,現階段累計注冊用戶56萬人。種植戶可通過App完成基本田申請、簽訂承包合同、線上繳費等操作,尤其在無法面對面辦公的時候,線上就完成了種植戶土地承包業務。

此外,北大荒還以金融支農為切入點,通過應用農貸助手解決了過去種植者線下辦理貸款手續復雜、放款周期長等問題,實現“一鍵觸達、秒申秒貸、隨借隨還”。今年上半年累計線上貸款120.46億元,利用平臺發放農業補貼25.31億元。

數字油田廣布智慧井

60多年前,中四采油隊成為大慶油田第一批成立的采油隊,大慶油田“三老四嚴”精神也在這里誕生。如今,這里也成為大慶油田“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試點單位,積極探索“數字+”基層管理新模式。

中四采油隊目前管理面積3.9平方公里,油水井571口,地質儲量2373萬噸。在數字化轉型的探索過程中,中四采油隊立足“注、采、輸”三大系統,重點圍繞資料自動采集、數據無線遠傳、雷達視頻監控和數據分析管理四方面加快數字化建設進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97%以上。為此,他們將數字化技術融入開發生產各個環節,實現地面、井下、油藏全覆蓋。

地面資料方面,目前已實現資料的自動錄取,生產狀況實時感知。通過數字化集控室和現場運維組密切配合,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下達指令、排除故障,實現人工巡檢工作量下降90%,問題發現與處理及時率100%,油水井生產時率98%。

同時,井下數據實現全面管控,注采狀況實時跟蹤,率先應用了第四代分層注水技術,即智能分注,實現了井下壓力流量數據實時回傳、連續監測、自動校準,操作指令遠程一鍵直達。目前全隊將其應用在43口井,水量控制精度提高了一倍,測試效率提高數十倍,注水合格率在85%的高水平基礎上,又提高了7.9個百分點。

油藏方面,針對油藏開發狀況無法直接觀測,需要大量數據作分析判斷的情況,近年來中四采油隊運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模擬油藏開發過程,直觀展示剩余油分布特征,調整某項生產參數即可預測開發指標的變化,預測精度達80%以上。同時,他們利用60多年的開發數據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建立起注水井的大數據分析決策技術,自動優化注水方案,動態分析的效率提高近百倍。

事實上,數字管理賦能的中四采油隊,只是“數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建設過程中的一個縮影。通過遠程監控、數據“說話”、聽數字指揮,越來越多油田人享受到了數字技術帶來的紅利。

構建黑龍江“數智”振興新基石

近年來,數字化、智能化在黑龍江“處處開花”。黑龍江省交投集團建成了智慧公路管控平臺、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智慧跨境物貿平臺;哈電集團汽輪機廠的汽輪發電機沖片自動疊裝車間,通過智能化改造,勞動效率提升三倍,精度整體提高一倍;大慶打造“數字大慶中心”,實現一腦智全城、一屏看全城、一網通全城、一端管全城……

這離不開基礎算力和底層技術的支持,尤其是華為等領軍科技企業的支持。在哈爾濱新區深哈產業園區,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落戶于此,這是華為目前最先進的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之一。

創新中心運營總監徐超介紹,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圍繞鯤鵬、昇騰技術打造產業生態圈,吸引更多計算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哈爾濱新區聚集,逐步完善黑龍江省計算和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鏈。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自運營以來,已與省內外52家企業簽署鯤鵬、昇騰生態伙伴戰略合作協議。

截至2023年7月29日,中心鯤鵬云共搭載38個業務和項目。完成17家企業業務上鯤鵬云,包括工大軟件、安天科技、飛掣智能、工程北米、致遠互聯、超圖軟件等。55家企業獲得了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鯤鵬展翅技術認證證書》,30余家企業正在與鯤鵬適配認證。

此外,創新中心還進一步促進了人才的集聚。在人才培養方面其更關注實用型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在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開展的“智能基座”項目中,共開設63門鯤鵬昇騰相關課程,培養14000多名國產化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專業人才。“鯤鵬”“昇騰”生態正為黑龍江數字經濟發展開辟新賽道,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