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寧夏出臺方案加強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保護工作

2023-08-23 13:55:09來源:寧夏日報  


【資料圖】

油氣長輸管道口徑大、運距長、壓力高,主要存在管道老化、腐蝕減薄、占壓變形和第三方施工破壞等潛在風險。日前,自治區黨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保護工作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針對管道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依據管道保護政策標準,明確8項重點任務,突出“四防”,加強“四護”,實現安全和生產有機統一。

油氣長輸管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關系能源供給和國計民生。目前,全區共有在運油氣長輸管道19條,總長度2500多公里,管道密度是全國的2.1倍。

“潛在的風險隱患導致的管道油氣泄漏,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能源管理處處長海瑞介紹,《方案》的主要目標,全面落實油氣長輸管道保護責任,加強管道保護管理,建立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切實排查風險隱患,及時發現、處置油氣長輸管道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國家能源供應安全。

為進一步落實管道完整性標準,《方案》突出了防變形、防腐蝕、防老化、防破壞“四防”,監督管道企業在清除占壓、管住交叉、改造提升、安全互保四個方面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源頭保護、巡查巡護、高后果區管護、封停管道防護,做好管道全周期管理。

為確保管道保護工作落實到位,《方案》進一步細化了排查任務、巡防責任、追責問責。對檢查頻次首次予以明確,提出了企業自查原則上每月不少于1次,縣級主管部門每月檢查不少于1次,市級每季度檢查不少于1次,自治區每半年督導檢查1次,實現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