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電力設備行業周報:國電投16GW海風框招出臺 復合集流體設備訂單加速落地

2023-08-07 14:40:45來源: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核心推薦:天順風能、雙良節能、科華數據、TCL 中環、寧德時代、元力股份。

光伏:行業進入補庫周期,主產業鏈利潤高企,光伏全年需求持續上修。進入Q3 后,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各產業鏈環節價格均迎來反彈。一方面,國內外不斷上調的裝機需求緩解了此前全產業鏈過剩嚴重的擔憂,產業鏈價格進入底部區間后終端IRR 收益直線回升,價格企穩后隨著觀望情緒消散,終端裝機項目迅速放量,預計全年裝機將實現超預期增長。另一方面,裝機需求的持續上修使終端迅速消化此前積壓的庫存,產業鏈各環節紛紛開始向上囤積原材料導致庫存持續下移,隨著Q3Q4 光伏裝機旺季來臨,組件廠進入補庫周期,有效推動了此輪價格回升,短期我們認為各環節價格依舊將保持堅挺向上態勢,光伏海內外裝機需求將進入新增長階段,堅定看好需求旺盛的光伏行業,建議專注在整個N 型產業鏈進行布局。推薦N 型硅料:協鑫科技、通威股份;N 型硅片:隆基綠能、TCL 中環;N 型電池:鈞達股份;N 型組件: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N 型輔材:POE 粒子、topcon 銀漿、高純石英砂等。在硅片價格見底,階段性底部區間確定之際,重點關注具備石英砂儲備+N 型供應能力的硅片廠隆基綠能、TCL 中環、雙良節能等,同時關注相對受益的石英砂等硅片輔材環節。

風電:國電投16GW 海風框招出臺;綠證新政出臺,風光再增4 分錢收益。2023H1 海上風電實現并網1.10GW。回顧2022 年情況,2022H1 海風并網0.27GW,全年并網約4GW,因此下半年海風有望大量并網。國電投發布16GW 海上風電框架招標,其中,福建、廣東、海南區域采購容量4.15GW;廣西區域采購容量3.75GW;江蘇、上海、浙江區域采購容量3.75GW;東北、河北、山東區域采購容量4.35GW。此次國電投16GW 海風框招,一是可以堅定市場對海風發展的信心,二也是從業主端表明了海風建設的堅定態度,海風后續起量勢在必得。綠證新政出臺,此次通知變化在于除原有的集中式風電、光伏外,分散式風電、光伏項目等可再生能源也可核發綠證,綠電覆蓋范圍擴大,解決風光分布式不能核發綠證問題。目前風電、光伏無補貼綠證交易價格約30-50 元/張,由于一張綠證對應1MWh,因此,綠證可給風光項目增加0.03-0.05 元/kWh 綠色收益。風光項目再增厚盈利,看好整個電新板塊設備投資規模擴大。變壓器方面,首推干變龍頭金盤科技,干變更適配新能源發電站,海外認證豐富,海外需求攀升,率先獲益。風電板塊,首推天順風能,其次關注泰勝風能、大金重工、海力風電等。關注海纜龍頭東方電纜,其次中天科技、亨通光電、漢纜股份、寶勝股份。關注海風需求變化對產業鏈影響,關注鑄鍛件龍頭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海風風機招標,關注海上風機龍頭明陽智能、電氣風電、運達股份、三一重能、金風科技;風電邁向深遠海,重點關注漂浮式風機產業變化,首推亞星錨鏈。

氫能:近期遠景通遼風光制氫氨醇一體化項目獲備案,項目總投資98.4 億元,制氫裝置規模為300,000Nm?/h。該項目位于通遼市--扎魯特旗--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產業園,計劃建設期限為2024 年3 月至2028 年8 月。項目占地面積約609 畝,分三期建設。每期建設一套100,000Nm?/h 電解水制氫裝置,30 萬噸/年綠氫制合成氨、合成甲醇裝置等。預計項目落地將催化氫能相關產業鏈環節,如電解槽和壓縮機等需求。推薦方向:推薦具備品牌和渠道優勢的龍頭隆基綠能、陽光電源;優質設備廠商雙良節能、億利潔能、華電重工、昇輝科技、華光環能。推薦關注氫氣壓縮機頭部標的開山股份、冰輪環境、雪人股份。

儲能:2023 年7 月累計儲能相關招標項目總規模約5.99GW/14.22GWh。據索比儲能網,1)招標規模:2023 年7 月累計儲能相關招標項目總規模約5.99GW/14.22GWh。其中,儲能系統招標規模為3766.47MW/8655.1MWh,EPC 招標規模為1167.83MW/3341.81MWh。

其中規模在100MW/200MWh 以上的儲能項目超過28 個。2)中標規模:7 月累計儲能相關中標項目總規模約3.27GW/7.53GWh。其中,儲能系統中標規模約5612.11MWh,EPC 中標規模約1763.53MWh。3)中標均價:中標報價來看,7 月2 小時儲能系統中標均價為1.123元/Wh,報價區間為0.996-1.533 元/Wh;2 小時儲能EPC 中標均價為1.604 元/Wh,報價區間為1.189-1.959 元/Wh。推薦方向:建議關注國內外增速確定性高的大儲方向,首推陽光電源、東方日升、科華數據、三暉電氣。

新能源車:本周道森股份、先導智能在復合集流體設備端取得一定進展。其中,道森股份控股子公司洪田科技簽訂首批“一步法”復合銅箔真空鍍膜成套設備“真空磁控濺射一體機”

訂單合同,合同金額約7000 萬。先導智能公告推出復合集流體創新制造方案,復合銅箔部分采用“磁控濺射+水電鍍”方案,每條產線每年可降低材料成本100 萬元。復合鋁箔部分的高真空蒸發鍍膜機已經客戶驗證,獲首批訂單。我們認為,復合集流體所具備的更高的安全性,是電車使用者永恒的追求,且更低的金屬使用量也對應了更低的材料成本。在當前設備及材料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安全+低成本將造就復合集流體高確定性的長期空間。鋰電主產業鏈首推寧德時代,看好科達利、天賜材料、尚太科技;M3P 放量首推德方納米,看好容百科技、湖南裕能;鈉電板塊推薦元力股份;復合集流體看好寶明科技、英聯股份、東威科技、驕成超聲、道森股份、三孚新科等。

風險提示:新能源裝機需求不及預期,新能源發電政策不及預期,宏觀經濟不及預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