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金 > 正文

同江市:改革驅動 村企聯合打造“村投公司”升級版

2023-08-02 17:49:00來源:中新網黑龍江  


【資料圖】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8月2日電(王艷云)近年來,同江市聚焦產業促振興,創新農業發展新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組建了多家村投公司,各具特色、多元發展,有效打通了農村經濟組織融資貸款、對接產業、參與市場經濟的堵點,繪制了一幅幅“鄉村產業發展圖”,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良好開局。目前,全市85個行政村成立村投公司99家,謀劃項目37 個,運營項目106個,主要涉及種養殖業、旅游業等特色產業項目33個,已帶動全市10個鄉鎮865 戶農戶(脫貧戶530戶),提供就業崗位370個,預計年底收益670萬元,實現村集體創收420萬元。

作為同江市最大鄉鎮,青河鎮先試先行,大膽探索,堅持以“村村聯動”為原則,迭代升級村投公司運營模式,摒棄15家村投公司單打獨斗的“死循環”,聯手創辦了同江市強強聯手生物有限公司,最大限度釋放村投公司效能,探索出了一條升級版村投公司帶貧增收新路徑。2023年青河鎮通過實際運營,每個村集體多增收12.3萬元,村集體增收達到185萬元,15個村中百萬村達到4個,預計脫貧人口家庭人均收入達到20031.8元。

一、組團發展,壯大集體“家底子”。同江市立足村投公司市場化、規范化運行,突出黨建引領、組織賦能、融合發展,切實將強大的組織力轉化為強勁的生產力。青河鎮在推進村投公司過程中,針對鄉村發展集體經濟缺乏資金、思路不廣、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探索“收益共享、突破地域、抱團共贏、產業導向、共同籌資、按股分紅”的創新模式,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15家村投公司聯合創辦了同江市強強聯手生物有限公司,形成了由示范村黨支部書記出任董事長,其余村黨支部書記作為股東的頭雁方陣。公司采取企業化運營模式,以村投公司為經營主體,將村民、致富帶頭人、企事業單位等聯合起來,建立了集組織架構、運作模式、收益分配、運營管理、風險控制、績效考核等內容于一體的綜合發展機制,將農村各類閑置資源從“一盤散沙”聚成“一座山丘”,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整體提升。

二、精準施策,蹚出振興“新路子”。思路決定出路,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關鍵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發揮自身優勢,把資源優勢、地域優勢變為經濟優勢。青河鎮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在閑置資源盤活開發上做文章,喚醒農村“沉睡資產”,讓“閑置資源生金”。2023年初,組織董事會成員謀劃承接致富產業項目,出資34萬元,承包經營了扶貧產業秸稈壓塊站項目,年直接凈收入可達65萬元,為15個村集體平均增收4.3萬元。2023年4月,公司出資8.25萬元,承包永恒糙米加工廠,破解永恒村扶貧產業項目糙米加工廠閑置兩年的問題,目前已經可以順利產出糙米,并由公司牽頭注冊了“青秀合豐”糙米注冊商標,預計9月便可量產。同時,結合省內促進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公司按照“黨委引導、集體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思路,構建起“黨委+黨支部+公司”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于同年6月,出資330萬元,新建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的養殖棚圈,飼養三花鵝3萬只,預計年收入可達120萬元,趟出了一條“多村聯盟、村企合作”發展肉鵝養殖的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之路。

三、引進資本,激活發展“驅動力”。為了積極面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避免村投公司空殼化、資金投資零散化、幫扶產業零星化、產業收益低效化,村投公司創新聯合模式,采取村投與企業、村投與村投之間等多方合作,明確適合本地的發展方向。青河鎮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創新開展跨區域式結對聯建模式,攜手北大荒集團黑龍江濃江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北大荒農服集團建三江區域中心黨委,共同簽署了“江河緣”共建協議,同步整合三方紅色資源,突出思想融合,協調開展文化、營銷、助農等活動,先后組織村投公司致富帶頭人、強強聯手生物有限公司股東赴濃江農場、建三江農服集團學習公司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共同規劃強強聯手生物有限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源源不斷地為產業發展蓄積動能。同時,青河鎮積極對上爭取380萬元的秸稈打包機械項目,由強強聯手生物有限公司進行承包,預購置打包機10臺、摟耙機6臺、撿拾機6臺,與之前承包的扶貧產業秸稈壓塊站項目有機融合,利用全鎮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統一組織打包收集秸稈進行壓塊,持續增強秸稈利用產業鏈條收益,豐富了集體經濟多元發展的路徑,增強了村集體的“造血”功能,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

同江市以村投公司作為切入點推動鄉村振興,適應了農村經濟市場化、農業產業化的客觀需要,擺脫了當下農村發展的一些現實困境,破解了制約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障礙。青河鎮強強聯手生物有限公司作為同江市村投公司發展歷程當中的一個縮影,為全市村投公司發展提供了發展思路和舉措借鑒。一是盤活村集體資源資產。充分發揮村投公司作用,借助統一管理模式平臺,強化農村“三資”管理,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產效益,盤活有效資源資產,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金變股金”。二是破解農村發展融資難問題。以往村級經濟合作組織主要以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主,貸款僅有土地抵質押一條途徑,金融產品少、方式單一,且周期長,導致村級經濟合作組織融資貸款難。組建村投公司和推進物權資產改革,通過與金融機構、融資平臺對接合作,實現預期收益權質押、征信貸款等更多的金融產品向農村集中,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三是主動對接資本市場。目前村集體經濟組織,不是具有完整功能的市場主體,僅圍繞本村資產進行內部運營發展,在市場經濟中與其他市場主體對接合作難,且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之間不能有效整合、聯動發展。通過組建、整合村投公司,完善企業股份制度、建立規范的財務經營管理機制,可以經營項目、對接市場、承攬工程,從而獲取參與市場經濟的資質和能力,實現“小公司大效益”。四是破解經營機制不健全問題。聚焦村集體經濟組織“四議兩公開”決策效率較低、“支書領辦”市場能力較弱等現實困境,組建、整合村投公司,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取完全的公司法人資格,并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提供更加科學的制度保障。(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