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投資 > 正文

露營火、夜市熱……夏日消費燃起來!

2023-05-31 10:08:30來源:青海日報  

高原的夏天,是最美的季節。五月,在風輕云淡,氣候宜人的美好日子里,青海文旅市場活力復蘇,各類消費市場有序恢復,消費者消費意愿和能力不斷增強。

今年是“消費提振年”,擴大消費依然擺在經濟發展的首要位置。面對當前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全省各地紛紛搶抓有利時機,圍繞夏日經濟積極策劃促消費系列活動。自4月起,各地瞄準文旅市場,打造內容豐富的夏日主題活動,供需兩端雙軌并行齊發力,夏日消費日漸升溫。

夏日西寧,夜市人氣旺、消費熱。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梅 攝


(相關資料圖)

“露營+”成為戶外消費新寵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 梅

和風暖陽下,尋一處草坪扎營野餐、圍爐煮茶,與三五知己坐在休閑椅上喝著茶聊聊天……這兩年,以輕旅游、“微度假”為特點的戶外露營持續升溫,這種遠離喧囂,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休閑旅游方式,逐漸成為城市人群向往的生活,成為家門口的“詩與遠方”,尤其頗受年輕群體的青睞。

鄉村休閑游成為市民假日首選。 通訊員 韓興旺 循組 攝

隨著夏天的到來,西寧市湟源縣大黑溝森林公園內,各色帳篷依次排開,旅游的人們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燒烤野餐,這片距離省會西寧主城區40多公里的“天然氧吧”成為市民近郊游的好去處……5月14日,西寧市民盧燕和家人、朋友一起來這里搭起帳篷、掛起氣球、擺好折疊桌椅……一個自己精心設計的戶外營地讓他們度過了溫馨而有特色的母親節。

除了讓消費者自己搭建戶外營地之外,已建好等游客去打卡的露營基地在西寧也不少。5月20日,恰逢周末,在西寧市湟源縣新民村“嗨KING奢野”露營基地,來自西寧的“90后”游客王林和他的5名朋友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露營之旅。“我們是在社交軟件上刷到這個位于郊野的特色營地的,今天和朋友們來體驗了一下,感覺還挺不錯的。”

家門口的“詩與遠方”頗受年輕群體青睞。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梅 攝

“這兩年露營太火了,作為生態旅游的主要項目,最吸引人的,就是能夠親近大自然。現在,在西寧周邊可以找到很多風景優美并且適合露營的地方,白天游玩,晚上看日落、數星星,欣賞平時在城市里看不到的景色,可以全身心放松,回歸自然。”王林說,從西寧市區開車到營地只需一個小時,營地里裝備完善,還有專業團隊提供服務,這種體驗讓他們感覺很休閑很舒適,也很開心,非常難忘。

帳篷、客房、天幕、防潮墊、睡袋、毯子、滅火器等設備一應俱全,露營場地干凈整潔,很多地方都配備有水電、野餐桌、燒烤架等基礎設施,游客不但能聚餐燒烤,還可以在營地體驗露營過夜,在夜晚仰望星空,與朋友家人共享靜謐舒適的田園風光。

城市露營基地滿足了消費者既想休閑又深層次體驗的消費需求。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梅 攝

據了解,“五一”假期以來,西寧市各個露營基地的訂單數量飛速上漲,這令經營者充分感受到了戶外經濟的爆發力。

“這附近有很多山野和森林,這些‘天然氧吧’是很好的旅游資源。創立這個營地就是希望借助‘露營熱’,讓更多的都市人群,走出城市,擁抱大自然。”營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五一”小長假至今,營地幾乎天天爆滿,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了300多名游客,營業額達2萬多元。

同樣火爆的,還有位于西寧市海湖新區等地的房車營地、城市露營基地、營地餐廳等。相較早期的露營消費,現在的消費者已不再僅僅滿足于“快餐式”的露營餐品,而是更加喜歡沉浸式的餐食體驗。因此,極具煙火氣的、可以在大自然中體驗滋滋冒油的露營燒烤、露營火鍋備受消費者喜愛。

城市夜間經濟、“露營+”消費模式,點燃西寧夏日消費熱情。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梅 攝

與此同時,圍繞這種露營餐飲經濟,針對露營場景下的特定消費需求,好吃不貴、便捷獲取的火鍋、燒烤等預制食材,不僅滿足了露營消費者對美食準備效率及美味的雙重追求,也提升了消費者露營體驗,同時更加促進了露營的商業化發展。

一頂頂帳篷撐起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激發了消費新活力。吃、住、游、購、娛等多元消費場景的創建,催生了文旅新業態,也成為撬動文旅產業的新支點。

據記者了解,在西寧,“露營+” 的風潮已吹遍咖啡、音樂、集市、燒烤、火鍋、采摘等各種業態,隨之而來的融合發展讓市民更好地親近自然,享受著美好的休閑時光。

城市夜間經濟、“露營+”消費模式,點燃西寧夏日消費熱情。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梅 攝

今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部門積極推動露營旅游、房車營地等新業態健康發展,成立“青海生態露營聯盟”,持續擴大優質供給,保障露營旅游休閑安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旅游休閑消費體驗新需求。

然而,既是商業就避免不了市場競爭和壓力,露營產業如何能夠做到馳而不衰,更加風生水起?在相關業內人士看來,必須圍繞大眾休閑消費需求不斷創新,以高品質服務打造差異化、個性化露營體驗,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優化服務模式,同時,大力發展自駕車旅居車露營地、帳篷露營地等多種營地形態,拓展更多露營新玩法,從而滿足消費者更多種的消費需求。

惠民活動“升溫”夏日經濟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 梅

一個城市的“味道”,最接地氣的便是“煙火氣”,這也是衡量城市活力的晴雨表之一。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西寧市海湖新區唐道637、城西區力盟商業巷、城東區新千絲路風情街等商業街區開啟了專屬夜晚的精彩。小龍蝦、烤串、甜品、麻辣燙、粉絲蝦滑……各色美食讓人眼花繚亂,攤主不停吆喝,客人絡繹不絕,此起彼伏的招呼聲,歡聚暢聊的談笑聲,喧囂的人群,亮眼的燈光,交織出一幅活力勃發,“煙火氣”十足的都市夜生活畫卷。

晚飯點,各個特色面館也擁擠起來。廚房里,拉面師傅行云流水地操作,大概一分鐘下鍋一碗面。“最近生意好,一天至少要賣出幾百碗面,日銷量比去年同期多兩成。”“夜吃”成為“夜經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小小一碗面,成為餐飲業回暖、消費持續復蘇的生動縮影。

“晚上和家人出來遛彎,順便嘗嘗小吃,挺好的。”西寧市民李阿姨說,現在經濟逐步恢復,政策也好,市場上的“煙火氣”也越來越濃,“今天我們隨便吃吃買買,消費就過百元了。”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主引擎”,對拉動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青海省統計局5月18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月-4月,青海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8.90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0.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消費明顯回升、整體恢復向好,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從排起長龍的餐飲門店,到擦肩接踵的旅游景點,火熱的消費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當前,消費復蘇不僅有量的擴大,還有質的升級、結構的優化。

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商品銷售增勢較好,升級類消費增長加快。1月-4月,升級類商品銷售大幅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實現增長,石油及制品類同比增長21.1%、汽車類增長12.5%、中西藥品類增長10.0%、金銀珠寶類增長4.5%、飲料類增長3.9%、日用品類增長3.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5%。

同時,隨著居民服務消費需求逐步釋放,帶動相關消費回暖向好。青海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青海省餐飲收入同比增長3.5%。全省各地通過創新消費場景、豐富文旅產品等多種方式,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旅游相關服務消費逐步回暖,網上零售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一季度, 全省實現網上零售額29.5億元,同比增長51.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9.6億元,增長67.4%,增速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63.8個百分點。

此外,部分實體店鋪經營向好。一季度,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鋪中的便利店、超市和購物中心分別同比增長4.4%、22.4%和 18.7%。

鞏固經濟回升基礎,需要繼續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充分發揮消費對實現全年發展目標的促進作用。而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也為消費復蘇提供了政策保障。

今年以來,青海省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圍繞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了數十場消費促進活動,指導省內行業協會、商貿流通企業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近百場,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引導居民消費快速有序恢復。特別是今年3月1日全省啟動消費促進月活動后,各地配合打出消費促進“組合拳”,帶動消費實現“快增長”。

據青海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調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通過“政企互動、城鄉協同、行業聯動、異業融合”的形式,聯動組織省內商貿流通企業舉辦青海省購車補貼、惠民消費季、消費促進月、汽車巡展、網絡購物節、家電家居消費節、美食節、“青字號”走出去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一系列政策舉措和特色活動帶來了更多優惠及便利,也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全省購車補貼活動和惠民消費季活動累計帶動116家汽車銷售企業、4000余家商貿流通企業和商家參與活動,宣傳覆蓋量超2000萬人次,消費者參與數量達42萬人次左右,共計發放消費補貼2642.1萬元,帶動消費增長約13.7億元。

今年3月1日,我省提前一個月啟動了“樂購萬家 青親U惠”惠民消費季和“樂享馳騁 青親U禮”購車補貼活動,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需求,促進消費規模擴大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截至5月中旬,活動帶動消費增長12.3億元。其中,惠民消費季活動通過青海電信、青海聯通、青海移動和青海銀聯的“翼支付”“沃錢包”“和包”APP和銀聯POS刷卡系統搭建惠民消費活動平臺,以“先消費,后返券”以及社保卡刷卡滿額立減方式開展,消費券支持多領域使用,推動消費市場活躍度回暖提升。

目前,青海電信、青海聯通、青海移動已實現異業合作商戶約4500家,消費券核銷數達42萬人次左右。除了依托“翼支付”“沃錢包”“和包”APP發放電子消費券,還通過青海銀聯POS刷卡系統技術支持,面向老年人群體開展社保卡刷卡立減惠民補貼活動,5期活動共發放30萬元消費補貼,帶動老年群體消費85.4萬元。

此外,今年3月起,全省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圍繞居民消費,特別是針對汽車、成品油等重點行業開展了一系列消費促進活動。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限額以上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銷售額110.65億元,實現零售額39.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和13.7%;汽車類實現銷售額29.51億元,實現零售額28.35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實現銷售額1.23億元,同比增長76.2%,僅3月當月增長111.2%。

隨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促消費活動的不斷開展,青海消費跑出“加速度”,讓城市的“煙火氣”更濃更旺!

鄉村游開啟“向往的生活”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譚梅 通訊員 韓興旺 循組

五月,陽光和煦,微風拂面。走進河湟谷地鄉村,但見古木青翠,河溝里的溪水緩緩流過,座座錯落有致的庭院,在湛藍晴空下,顯得寧靜又怡人。三五成群的游客沉醉在如畫的美景里,這些小小鄉村也和這五月的天氣一樣“熱絡”起來。這不,最近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鄉村游就登上了市民周末打卡的榜單。

相關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循化縣憑借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實力“圈粉”,“吃住行游購娛”綜合發力,游客體驗豐富多樣,文旅帶動效應充分釋放,全縣共接待游客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36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03%和321%。

期間,循化縣查汗都斯鄉贊卜乎村露營基地成為不少游客帶著孩子放松身心、歡度假期的首選地。

“想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大自然,獲得在城市環境中和書本中得不到的體驗和知識。”許多年輕父母表示,喜歡帶著孩子在青山綠水間盡享休閑時光。他們認為,鄉村游是比較好的親子游方式,能夠回歸自然、感受田野清新的空氣,尤其是來一次野炊,大人、孩子都玩得很開心。

一頂帳篷,一片綠地。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更加追求“小聚集、大空間”的旅游消費新場景,露營隨之逐漸升溫,并進一步“帶火”了近郊游和鄉村游。擇一處美景,“安營扎寨”更是體驗了不一樣的鄉村游。

“露營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夠把旅游和居家結合起來,不僅放慢了常規旅游的快節奏,也讓出游者體會到了居家的溫馨。更為重要的是,避免了旅游旺季扎堆出行。”游客王女士說,露營能夠最大程度地放松心情。

在循化,可以如露營般盡情暢游的地方越來越多。近年來,在查汗都斯鄉紅色旅游業發展帶動下,其贊卜乎村、白莊村、新建村、大莊村等鄉村的休閑旅游業、休閑農業采摘等新業態發展的風生水起,當地農業生態觀光游、浪漫賞河游、水果采摘游、紅色主題體驗等旅游項目,也推動了鄉村旅游的全面發展。

除了踏青賞花,追尋舌尖上的美味,去鄉村果園大棚里體驗水果采摘也給市民朋友帶來無限樂趣。

隨著“黃河彩籃”踏青采摘旅游品牌不斷深入人心,海東市循化縣“黃河彩籃”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許多游客閑暇時觀光采摘的好地方。園區內設置了特色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展示和美食等區域,大家穿行棚中,挑選、采摘、品嘗羊角蜜,體驗著不一樣的樂趣。

“我們是從網上查到的,這里的果蔬新鮮又實惠,自己采摘既可以感受勞動的快樂,又能學習到羊角蜜等果蔬的生長種植知識,還能在大棚里邊摘邊吃,大人孩子都玩兒得特別開心。”游客秦女士高興地說。五月采摘季,來到“黃河彩籃”,可以采摘品嘗普羅旺斯西紅柿、博樣9號甜瓜等30余種水果蔬菜。

經過多年發展,“黃河彩籃”已形成以反季節蔬菜為主的“四季有菜、錯峰上市”市場新業態,走出了一條產業鮮明、宜業宜居的和美循化高原現代農牧業產業發展之路。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