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投資 > 正文

美國陸軍終于決定要“違反祖訓”了

2023-08-04 12:35:10來源:樞密院十號  

長期以來,美國陸軍在火炮領域堅信 " 人定勝天 ",始終堅持人工填裝炮彈的做法,無論是 M109 自行榴彈炮還是 M1A2 主戰坦克,都保留了填裝手。但俄烏沖突的慘痛經驗以及未來在太平洋面臨的潛在沖突威脅,終于讓五角大樓決定改變這個 " 祖訓 "。


(資料圖)

美國《防務新聞》8 月 2 日稱,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司令詹姆斯 · 雷尼表示,美國陸軍正在制定一項新的常規火力戰略,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推出。他強調說," 精確火力至關重要,但傳統火力也很重要。"

顯然,來自俄烏沖突的經驗,對美國陸軍觸動極大。報道稱,根據五角大樓 7 月 25 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美國陸軍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火炮,包括至少 198 門 155 毫米榴彈炮、72 門 105 毫米榴彈炮、數百萬發炮彈和 38 輛 " 海馬斯 " 火箭炮。雷尼表示,現在是時候根據 " 烏克蘭發生的情況 " 以及美國太平洋陸軍在常規火力方面的需求,制定新的炮兵戰略。該戰略將評估美國陸軍現有能力和未來的需要,并采用新技術來增強美國陸軍在戰場上的常規火力。

M109A7 自行榴彈炮的炮管明顯偏短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陸軍長期依賴 " 召之即來 " 的空中支援,因此對火炮的現代化進展一直關注不夠。當全球其他國家普遍裝備 52 倍徑的 155 毫米身管火炮時,美國陸軍仍固執地使用 39 倍徑的 M777 牽引榴彈炮和 M109 系列自行榴彈炮。由于炮管長度偏短,導致它們在發射標準彈藥的最大射程僅為 24 公里,火增程炮彈的最大射程也不過 30 公里。相比之下,德國 PzH2000 155 毫米自行榴彈炮發射標準彈藥時的最大射程已達 30 公里。

更重要的是,美國陸軍還有一個固執的傳統,堅持使用填裝手而非自動裝彈機。按照美國陸軍的非正式解釋,雖然自動裝填機能保證持續射擊時的發射速度,但可能會發生故障。而使用人力填裝雖然難以持久,卻相對更可靠,而且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人類士兵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從而獲得更高的發射速度。正是在這樣的傳統影響下,美軍 M109 系列自行榴彈炮雖然具備全球最先進的數字化作戰能力,但在最大射程和自動化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短板。尤其是它的最高射速僅有每分鐘 4 發、持續射速每分鐘 1 發;相比之下,采用自動裝彈機的俄羅斯 2S19、韓國 K9、德國 PzH2000 的最大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 6-8 發、持續射速每分鐘 4 發,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防務新聞》稱,美國陸軍對火炮的自動裝彈機非常有興趣,并嘗試使用自動裝彈機提高榴彈炮整體射速。雷尼承認," 我認為在烏克蘭看到的一切,都與精確火力和所有新興技術有關,但戰場上的主要殺手仍是常規火炮 …… 我們的北約盟友擁有一些非常好的裝備和能力,我們對此很感興趣。"

配備 58 倍徑新型火炮的美軍試驗火炮

此外,美國陸軍還在開發一種增程火炮系統,該系統使用新型 58 倍徑炮管,安裝在 M109A7 榴彈炮的底盤上。但原型火炮在測試中發現,還沒打幾發炮彈,該炮的炮管就嚴重磨損,導致火炮的壽命很短暫。即便如此,雷尼仍表示:" 延長火炮的射程絕對是一個有效的需求。" 同時美國陸軍還在嘗試使用新技術增強戰場上的常規火力,例如更新型的高效發射藥,使火炮增加射程。

報道提到,美國陸軍此前曾計劃建造一種射程可達 1000 英里的 " 戰略遠程加農炮 "(SLRC)。按照美國陸軍之前的說法,該炮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中俄在遠程武器技術上的優勢。但該計劃被批為 " 不切實際 ",已于 2022 年被取消。

由此可見,美國陸軍如今改變 " 祖訓 ",也實在被逼得沒有辦法了 …… 要是再不改變,美國陸軍裝備的火炮不但難以在俄軍面前難以取得優勢,更不要提應對在太平洋地區的潛在沖突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