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提速 二十二條實施細則發布|全球快播

2023-06-08 14:39:30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道

6月8日,在剛剛開幕的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與上海市市長龔正宣布啟動再保險國際板。

二十二條細則助力再保險國際板


(相關資料圖)

由此,面向全球的再保險分入業務交易市場在上海正式開啟,這也標志著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與此同時,上海銀保監局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

上海銀保監局表示,《實施細則》以構建面向全球的富有競爭力的國際再保險交易市場為核心,通過建立中國規制、標準,引導我國再保險市場由“單向開放”向“雙向開放”轉型升級,深度參與全球再保險產業合作,為全球風險保障和金融治理體系提供中國方案,助力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風險保障格局和金融合作關系。

此次發布的《實施細則》包含二十二條,涵蓋完善再保險市場基礎設施體系和機構體系、深化再保險產品供給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再保險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以及加強再保險人才吸引和培養機制建設等多個章節。

在完善再保險市場基礎設施體系和機構體系方面,著重通過數字化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再保險交易體系,發揮再保險登記清結算平臺的金融基礎設施功能,提高市場透明度和運行效率,構建交易清結算一體的新型再保險交易市場。此外,通過支持各類型保險、再保險機構在滬設立再保險運營中心,引導全國再保險資源向上海臨港(600848)國際再保險功能區集中,聚集中國力量支持全球風險再分配。

在深化再保險產品供給和創新能力方面,建立國家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數據交換機制和資源整合機制,提升再保險承保能力與服務水平;提高再保險產品創新水平;探索新型風險轉移產品發行和交易試點,完善巨災風險和特殊風險分散資本補充機制等。

在推動再保險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方面,建設再保險國際板,依托高透明度的場內交易設施和規則,打造對接全球風險分散的國際分入統一大市場;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建設立足境內、輻射全球的國際再保險功能區,對區內實施國內領先、對標國際的再保險營商環境支持;實現境內再保險跨境收支結算便利化,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和縮短結算周期;打造上海國際再保險會展品牌。

在增強再保險人才吸引和培養機制建設方面,給予人才引進、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等支持政策,鼓勵政府、高校、企業協力加強上海再保險人才隊伍建設。包括充分運用上海市梯度化引才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人才公寓申請支持,將再保險人才列入“上海金才”開發計劃重點支持范圍等。

打造透明、便利、高效的國際再保險交易市場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分出至境外保費規模約1,120億元,境外分入保費規模約283億元,再保險逆差近4倍,與全球再保險市場進一步深入雙向融合仍需加強。

上海銀保監局表示,下一步,將會同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緊抓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機遇,依托數字化、科技化的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著力打造透明、便利、高效的國際再保險交易市場,推進我國再保險市場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據悉,上海保險交易所作為再保險“國際板”的平臺運營方,聯合各方,以促發展和防風險相統一為原則,完成再保險“國際板”登記制度、交易規則、資金結算、跨境便利等方面規則制訂,初步構建起與國際接軌的再保險“國際板”規則體系,通過對再保險“國際板”參與方及業務標的實施必要的信息登記、信息披露和風險信息共享,切實防范國際再保險分入業務信用風險、恐怖融資風險和洗錢風險,將再保險“國際板”打造成為交易風險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為集中的示范性場內再保險市場。

上海保險交易所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下一步,上海保險交易所將繼續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在相關部門和市場主體的幫助下,進一步加快推動新型風險轉移產品市場建設等一系列關鍵創新。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