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球今日訊!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王穎:數字化為財富管理創新注入科技驅動力

2023-02-26 16:34:59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

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于2023年2月24日-26日在北京舉行。在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北京市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穎出席并演講。她認為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化轉型既是金融業順應數字經濟轉型趨勢,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金融業更好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多樣化金融需求的必然要求。

王穎表示,數字化為財富管理創新注入科技驅動力(行情838275,診股)。主要從兩方面體現,一是提升服務水平。數字化技術幫助金融機構提升處理海量數據(行情603138,診股)能力,通過篩選有效信息、提煉共性信息、找準關鍵信息,促進金融機構加大產品創新,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客戶體驗,降低服務成本,提供更加適配和優質的金融服務。二是防范金融風險。數字化風控技術不僅幫助金融機構自身提高風險識別、預警、管控、 處置的智能化水平和決策效率,還可通過業務合作、信息共享和技術輸出,帶動數字經濟領域提升整體風控能力,幫助客戶更好規避風險,做出科學合理決策。

同時,她認為目前,財富管理業務的數字化趨勢日益明顯。各類金融機構加大科技投入,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等技術手段,積極開發線上+線下組合服務,精準營銷并匹配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業務模式逐步向輕型投顧、快速響應、零接觸辦理、線上經營、智能風控等方向轉變,數字化財富管理增長空間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王穎強調數字化財富管理業務應嚴格堅守金融業持牌經營、守正創新的基本原則。在支持廣大財富管理機構科學規劃并逐步完善數字化財富管理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北京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方面,她談到:

首先,推進從產品到服務、從運營到組織、 從業務到風控、從治理到文化的全方位業務再造,形成與數字化轉型相適應的組織模式和治理機制。

其次,充分考慮數字鴻溝、算法歧視等技術“雙刃劍”帶來的負面影響,在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效平衡“人”“科技”和“平臺”的關系,堅守初心,為所有客戶尤其是小微企業、老年人等特定客群提供智慧、專業且有溫度的財富管理服務,讓數字化發展惠及更多市場主體。

最后,是堅守安全底線,嚴格落實金融監管和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要求。始終堅持“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同類業務同等監管”原則,根據新業務新產品的風險特征和功能屬性,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進行“穿透定性”,分類納入現有監管規則框架。時刻謹記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這根紅線,確保數據收集、加工、使用、開放、交換、共享等全過程合規。應用監管科技、合規科技等技術手段,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促進數字化財富管理規范健康、長期可持續發展。

北京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支持數字化財富管理創新?在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方面,支持移動金融服務、智能銀行、智能投資與風險管理平臺、基于區塊鏈的客戶管理系統、基于聯邦學習技術的營銷模型等多個應用項目進入“監管沙箱”測試;2022年率先推出“智慧金融”主題沙箱,旨在推動探索財富管理業務的數字化創新。在應用場景對接方面,深入推進金融科技應用場景發布對接機制,持續組織不同主題的交流活動,支持科技企業圍繞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財富管理業務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提供優質解決方案;在鼓勵金融創新方面,連續開展首都金融創新激勵項目評選。

關鍵詞: 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王穎數字化為財富管理創新注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