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深圳百姓書房的夜讀者——想做文學的“守夜人”

2023-07-27 17:34:08來源:深圳特區報  


(資料圖)

“百姓書房”的24小時閱覽服務吸引了眾多讀者前來。

深圳新聞網2023年7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銘 文/圖)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

7月20日凌晨,深南中路1033號“百姓書房”內燈光明亮。今年7月1日啟動的深圳市黨群服務中心二期“百姓書房”,樓高四層,免費向市民開放,在暑期迎來了讀者高峰。書房一層提供的24小時閱覽服務,為城市點亮了一盞永不熄滅的“閱讀燈”。

25歲的戴邦泓是當天凌晨12點后還在書房閱讀的讀者之一,辭職近兩個月,他在這里安靜地規劃著自己的未來。“開業的第二天就來了,辭職后時間比較多,來這看看想看的書,寫點想寫的東西。”一本《從馬爾克斯到略薩》平攤在戴邦泓面前,平板和手機被他放在對面座位充電。

戴邦泓2022年從上海師范大學本科畢業后來到深圳,剛辭去一家廣告公司的編輯工作。“工作壓力太大了,離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有點遠。”因為租住的家離“百姓書房”只有十五分鐘路程,加上可以24小時閱讀,他把這里當作自己重新出發的“休整地”。他說,想等自己完全準備好后,再全心投入到下一份工作。

“喜歡文學,想當創作者”。問及下一份工作要做什么,戴邦泓的回答毫不猶豫。中學畢業時,班級同學贈送的一本《荒原狼》,打開了戴邦泓通往文學的大門。“那本書的封面設計很像畢加索風格,書里的內容更是記憶猶新。”高考失利后,他在上海師范大學通過專升本讀了五年,讀書期間,最常去的就是學校圖書館,還不時去“蹭”現當代文學教授的課。談話中,他不停自嘲“文藝青年”,但言語中盡是對各部文學作品的贊美與迷戀。

為了找到與文學創作相關的工作,戴邦泓開始嘗試撰寫書評、影評,推送在自己運營的公眾號“夜歌與晨歌”上,由之前的單純閱讀轉向內容創作。“這里是哲學區,集納了不少福柯作品,文學區有經典名著和紀實作品,對面還有一些女性主義相關的書……”書房開放不到一個月,戴邦泓已經對書房的書籍展陳像老朋友一樣熟稔。“這里的書很新很全,整套的理想國系列叢書,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在已經完成的四篇推文中,戴邦泓寫了他一直很喜歡的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很多人可能會對《荒原狼》《鄉愁》這樣的文學作品有一些距離感,但你認真讀下去,就會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啟發。”他不希望文學的火把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熄滅,努力嘗試用推文、視頻等形式呈現文學經典。“就像‘百姓書房’這樣接地氣的書店名字會吸引人來閱讀放松,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寫作讓更多文學作品被人所熟知,為喜歡的文學‘守夜’,把這團火傳遞下去。”

凌晨兩點半,戴邦泓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他要回去繼續編輯推文。“寫作的手感慢慢回來了,最近打算盤點介紹下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四大主將——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和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這是個大工程,我準備做成系列文章。”

城市的“閱讀燈”,正在點亮一個青年的文學夢。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