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頭條焦點:太美科技:否認實控人曾創立企業涉足同業或遭打臉 三千萬元交易關系網交織

2023-03-16 05:56:58來源:金證研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虔泊/作者 庭初/風控

回溯歷史,2013年,嘉興范蠡湖公園旁的一套三居室內,幾個創始人拿著一百萬注冊資金,懷揣著夢想,成立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科技”),發展至今成為一家營收超4億元的醫藥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對于太美科技而言,“99顆子彈”是其內部一個不成文的創新法則,即向敵人射擊,前面99發子彈都沒打中,但最后一槍可以把敵人打倒。而此番沖擊科創板,太美科技的“硬實力”又能否扛得住考驗?

另一方面,太美科技稱實際控制人趙璐原創立的企業與太美科技不存在業務重疊,而實際上,太美科技與該企業均提供ePRO系統產品,產品或存重疊。此外,太美科技的股東曾與太美科技客戶的子公司投資同一企業,太美科技監事亦“現身”該企業,超三千萬元交易背后關系網或存交織。


(相關資料圖)

?

一、稱實控人曾創立的企業從事不同業務遭“打臉”,兩者產品或存重疊

巧詐不如拙誠。注冊制下,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是監管層核查的重點。然而,太美科技稱實際控制人趙璐原任職企業與太美科技不存在業務重疊,而這背后疑云重重。

?

1.1 2008-2016年實際控制人聯合創立上海捷信,稱上海捷信從事不同業務

據簽署日為2023年3月7日的招股書(以下簡稱“招股書”),2008年4月至2016年1月,太美科技實際控制人趙璐,在上海捷信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捷信”)擔任董事、副總經理。2016年1月至招股書簽署日2023年3月7日,趙璐擔任太美科技董事長、總經理。

然而,太美科技實際控制人趙璐的任職經歷,受到了監管的關注。

據2023年2月6日簽署的《關于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以下簡稱“首輪問詢函回復”),上交所要求太美科技結合趙璐在上海捷信的任職情況及具體工作內容,說明是否存在競業禁止、有無糾紛或潛在糾紛。

對此,太美科技回復稱,太美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趙璐,與林峰共同創立上海捷信,即趙璐是上海捷信的創始人之一。2008年至2016年1月,趙璐在上海捷信工作,曾任職上海捷信的董事兼副總經理,任職期間主要負責業務發展方向制定、市場開拓等事項。

此外,上海捷信主要從事患者招募業務,是一家專注于腫瘤、肝炎、腎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醫療咨詢及技術產品服務企業,與太美科技所從事業務不同。

并且,根據趙璐出具的確認,上海捷信與趙璐未簽署任何競業禁止協議,亦未向其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趙璐與上海捷信及其實際控制人林峰之間亦不存在任何糾紛或潛在糾紛。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上海捷信的變更記錄顯示,2019年11月28日,趙璐卸任上海捷信董事。

可見,太美科技稱,上海捷信與太美科技所從事的業務不同。

然而,上海捷信或與太美科技的產品存在高度相似之處。

?

1.2 上海捷信提供ePRO系統產品,應用了移動化患者病程管理解決方案

據上海捷信官網,截至查詢日2023年3月15日,上海捷信提供一種名為“ePData”的電子患者報告結局系統。ePData,是通過FDA標準驗證的本土化電子化患者報告結局ePRO產品。該產品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紙質錄入時填寫麻煩,數據易出錯,難以存檔等問題,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提升了數據的完整性及合規性,是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提供臨床試驗效率,優化的患者體驗的ePRO平臺。

ePData電子患者報告結局系統結合線上和線下產生價值輸出,從受試者入組到數據采集再到統計分析的全過程,提供ePRO一站式無憂解決方案。

此外,“ePData”的線上內容包含電子日志,問卷調查,服藥管理,用藥記錄,不良事件報告、個性化信息推送,線下內容包含呼叫中心,CRC服務,以及PI/SubI服務。

不僅如此,上海捷信還提供另一種ePRO系統,該系統應用了由上海捷信開發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據上海捷信官網,截至查詢日2023年3月15日,上海捷信提供一種名為“ePConnect”的系統,ePConnect是上海捷信基于ePRO系統開發的移動化患者病程管理解決方案。該系統使用移動化工具記錄患者報告數據,如用藥情況,疼痛評分,不良反應報告,健康狀況主觀描述及患者個人感受等。并結合患者護士和醫學呼叫中心,形成線上到線下融合的患教管理模式。

ePConnect主要用于藥品上市后患者教育和患者管理,已成為高效的移動化患者報告數據采集平臺。

并且,ePConnect系統在上市后階段,提供針對真實世界研究,提供患者報告結局功能;針對藥物警戒與管理,提供不良反應報告功能。在患者管理階段,針對用藥記錄與提醒,提供依從性管理功能;針對個性化推送,提供個性化患者教育功能。

此外,上海捷信提供“ePConnect”的另一版本系統,名為“ePConnect-AE”,ePConnect-AE系基于ePRO的藥品重點監測解決方案。主要模塊為AE數據采集,該模塊具體包含住院患者的集中采集,登記及回訪,問卷調查。主要執行流程系,數據采集及處理,統計分析,形成最終藥品重點檢測的總結報告,最終遞交報告并發表、宣傳。

即是說,“ePConnect”系統是應用了移動化患者病程管理解決方案的ePRO系統。“ePConnect-AE”系統應用了藥品重點監測解決方案的ePRO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太美科技的SaaS產品中也包含ePRO系統。

?

1.3 太美科技的ePRO系統產品,提供的數據解決方案與上海捷信或存“重疊”

據招股書,太美科技的電子患者報告結果系統,即ePRO系統,其是一種記錄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功能狀態及治療感受的日志報告系統。該系統提供移動端應用下載,可實現隨時隨地的信息傳輸以及患者與研究者、臨床協調員之間的交流。能夠切實解決傳統臨床研究中患者信息獲取難、依從性差,紙質報告難處理等問題,推進臨床研究項目進程。

據太美科技官網,截至查詢日2023年3月15日,太美科技提供一種名為“eVisit(隨訪易)”的患者報告電子系統,該ePRO系統切實解決傳統臨床研究中患者信息獲取難、依從性差,紙質報告難處理等問題。患者可隨時隨地通過隨訪易移動端錄入信息,實現數據實時上傳和患者信息管理,有效提高研究數據準確性、加強醫患溝通,推進臨床研究項目進程。

“eVisit(隨訪易)”患者報告電子系統,提供電子知情,患者報告,隨訪流程,醫患溝通等功能模塊。

其中電子知情模塊包含按中心設置知情同意模板的功能,患者報告模塊包含患者報告、圖片采集、數據同步的內容及功能。

由以上可知,太美科技名為“eVisit(易隨訪)”的產品屬于ePRO產品。

據招股書,太美科技所提供的數據解決方案,系通過應用于其自主開發的各類系統,配套其數據管理服務和統計分析服務,共同為客戶提供數據整體解決方案。

其中,太美科技的數據解決方案涉及的產品包括電子患者報告結果系統(eReport/ePRO);藥物警戒解決方案涉及的產品包括藥物警戒系統“eSafety/PVS”、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系統“SAE管家”。

不僅如此,電子患者報告結果系統(eReport/ePRO),可實時采集患者自主報告的數據,實現量表定制、邏輯約束、消息提醒、匯總報告和數據導出等功能,并具有稽查軌跡。ePRO 可解決傳統紙質報告在數據采集、錄入以及匯總等方面的難點,便于研究人員關注患者狀態實施干預,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在臨床研究中正在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和提倡。

即是說,太美科技提供基于ePRO的數據解決方案,并且通過藥物警戒系統“eSafety/PVS”、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系統“SAE管家”也同樣提供藥物警戒功能。

不難發現,上海捷信的“ePData”系統與太美科技的“eVisit(隨訪易)”系統均屬于ePRO產品。并且,上海捷信所提供的產品“ePConnect”系統也提供藥物警戒功能,產品“ePConnect-AE”所提供的藥品重點監測解決方案,也與太美科技通過其ePRO系統所提供的數據解決方案存在相似之處。

也就是說,太美科科技在首輪問詢函回復中稱,太美科技實際控制人趙璐曾任職的上海捷信與太美科技不存在業務重疊,且從事不同業務,但據上海捷信官網披露的信息,上海捷信與太美科技均提供ePRO系統產品,且功能相似。至此,太美科技的回復是否遭“打臉”?

問題尚未結束。

?

二、股東曾與客戶子公司投資同一企業,超三千萬元交易背后或存“關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客戶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一種相互促進的合作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1年,與太美科技累計交易超三千萬元的客戶,該客戶的子公司曾與太美科技的股東存在共同投資行為。

?

2.1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累計向復星醫藥銷售超三千萬元

據招股書及首輪問詢回復,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太美科技對復星醫藥的銷售金額分別銷售金額分別為255.67萬元、515.85萬元、1,576.65萬元、986.27萬元。

且太美科技對北京復星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上海凱茂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上海云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錦州奧鴻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均有銷售業務,故按照同一控制口徑合并披露為復星醫藥。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太美科技向復星醫藥合計銷售金額為3,334.44萬元。

可見,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太美科技向復星醫藥的合計銷售金額逐年增加,且累計銷售金額為2,348.17萬元。此外,2021年,復星醫藥成為太美科技的第三大客戶。

值得關注的是,太美科技與復星醫藥的交易背后,關系網或存交織。

?

2.2 凱風投資對太美科技持股8.85%,監事文綱為凱風投資基金管理人的合伙人之一

據招股書,南京凱元成長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南京凱元”)、南京凱泰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南京凱泰”)、蘇州凱風太美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凱風太美”)、上海凱風至德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凱風至德”)、上海凱風長養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凱風長養”)及湖州凱風厚生企業管理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凱風厚生”),互為一致行動人(以下統稱“凱風投資”)。

并且,南京凱元、南京凱泰、凱風太美、凱風至德、凱風長養及凱風厚生作為一致行動人,持有太美科技的股份分別為3.83%、2.39%、1.37%、0.71%、0.42%、0.12%,合計直接持有太美科技8.85%的股份。

據招股書,南京凱泰、凱風長養、凱風太美、凱風至德為寧波保稅區凱風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風創投”)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此外,凱風創投系凱風太美及凱風至德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并分別持有0.58%、1.79%的合伙份額。

此外,南京凱泰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凱泰創投管理”)為南京凱泰的合伙人之一,持有南京凱泰0.9991%的股份。

據招股書,嘉興太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有限”)系太美科技的前身。

據經緯創投官網,2014年,太美有限獲得凱風創投的首輪風險投資。

即2014年,太美科技已獲得凱風創投首輪風險投資。

據招股書,2013年11月至招股書簽署日2023年3月7日,文綱擔任凱風創投合伙人。2020年9月至招股書簽署日2023年3月7日,文綱由南京凱元提名,擔任太美科技監事。此外,文綱持有凱泰創投管理10%的合伙份額,并且,持有凱風創投9%的股權比例。

由以上可知,太美科技監事文綱,分別系太美科技間接持股股東凱風創投、凱泰創投管理的合伙人、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復星醫藥或與凱風創投或“關系匪淺”。

?

2.3 南京凱元與復星健康曾參與投資康伯石,復星健康為復星醫藥下屬公司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南京康伯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伯石”)成立于2014年3月29日,經營范圍為信息技術開發、咨詢,網絡科技軟件開發、維護等。截至查詢日2023年3月15日,企業登記狀態為注銷,注銷日期為2019年6月3日。

截至注銷日,北京厚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厚藤”)、南京凱元、上海復星醫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醫院”)、周京徽、劉慧為康伯石的股東。周京徽為康伯石的法人代表、股東及董事長。劉慧、黃邦瑜、劉琦開、黃昕為康伯石的董事。文綱、朱翔為康伯石的監事。

此外,康伯石的變更記錄顯示,2014年6月24日,南京凱元成為康伯石的股東,2016年4月27日,復星醫院成為康伯石的股東。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上海復星醫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上海復星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復星健康”)的曾用名。

據康伯石2017年年報,周京徽、劉慧、復星健康、南京凱元、北京厚藤的認繳出資額及實繳出資額均為5.83萬元、2.29萬元、140萬元、400萬元、4.29萬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周京徽、劉慧、復星健康、南京凱元、北京厚藤對康伯石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06%、0.41%、25.34%、72.41%、0.78%。

據公開信息,截至查詢日2023年3月15日,康伯石的監事文綱與太美科技的監事文綱或為同一人。

即復星健康與南京凱元曾參與投資康伯石,并且太美科技的監事文綱,或系康伯石的監事。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復星健康成立于2010年12月28日,經營范圍為健康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截至查詢日2023年3月15日,企業登記狀態為存續。

此外,復星醫藥為復星健康的控股股東。

據復星醫藥2021年年報,復星健康系復星醫藥的控股子公司。并且,復星醫藥對復星健康直接持股比例為91.99%,間接持股比例為7.99%。

據復星醫藥集團2021年年報,復星健康系復星醫藥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由上述情形可知,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健康,與凱風創投所管理的私募基金南京凱元曾參與投資康伯石,且康伯石的監事文綱與太美科技監事文綱或為同一人。

基于上述關系,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復星醫藥合計向太美科技貢獻超三千萬元收入。至此,太美科技與其客戶的關系網或存交織。

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太美科技此番上市被否,顯然并不意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