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同乘化”助力同城化

2023-07-06 07:55:32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江蘇蘇州市軌道交通11號線近日開通運營,在昆山市花橋鎮與上海地鐵11號線實現交會。至此,長三角地區兩座核心城市以地鐵方式實現了互聯互通,極大方便了兩地市民的雙城生活。

其實,在滬蘇地鐵連通之前,上海市與蘇州市之間已經擁有了包括高鐵、城際鐵路、長途巴士、公交車等在內的多種公共交通方式。但此次“雙11號線”交會之所以引發社會廣泛熱議,并非只是兩地間多了一種公共交通方式,而是因為在全面對接上海大都市圈實現協同發展上,蘇州市又往前走了一步。

軌道交通不僅能延伸人們出行半徑,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城市發展動能。若把產業、人才與商業比作“血肉”,則軌道交通線路就是“骨架”。軌道交通線網布局引導著產、城、人的融合發展。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串聯起蘇州工業園區、昆山中心城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區等核心區域,形成了長三角地區“軌道上的城市群”,實現了滬蘇“同乘化”,繼而加速產業、人才、資金等要素流動,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添新活力。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5周年。5年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持續推進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銜接融合,長三角交通一體化取得長足發展,構建起多層次立體式交通體系,交出“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的亮眼成績單。接下來,為促進區域間進一步融合發展,各地應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依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便利條件,努力在產業創新協同上實現深入合作,在公共服務上實現共建共享,在綠色生態上實現協同推進。

在交通互聯的基礎上,繼續下好區域產業創新協同“先手棋”。長三角各區域應圍繞自身重點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深化區域間產業、科創協同,以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走“科創+產業”道路,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打造產業升級版和實體經濟發展高地。例如,南京都市圈在同城化發展基礎上,充分整合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成功舉辦都市圈創新合作大會等重大活動;推動一批優質創新載體和研發平臺相繼在南京都市圈各市(區)落戶,助力各成員城市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在交通互聯的基礎上,繼續打好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組合拳”。長三角各區域應該把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作為加快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在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文化旅游等方面,多謀群眾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便利化,實現高品質教育醫療資源共享化;推動文化旅游交融合作發展,共建公平包容的社會環境,補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民生短板。

在交通互聯的基礎上,練好綠色生態協同推進“基本功”。長三角各區域應積極推動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夯實綠色發展基礎;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地域特色,通過構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共同體,打破政策制度的行政分割束縛;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協商機制,夯實完善區域生態環境治理體制,協同推進長三角地區降碳、減污、擴綠的一體化發展進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