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失控的身體如何被治愈?強迫癥患者比你想象得更痛苦

2023-08-25 15:11:34來源:郴州新聞網  

經常會有人提起自己有“強迫癥”,在某一事情上必須做到“完美”才肯罷休。

但實際上,大部分人的強迫癥行為是屬于正常狀況的,屬于一種“無病呻吟”;真正的強迫癥患者是非常痛苦的,反復進行、痛苦和焦慮是他們的心理常態。

什么是強迫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你是否經常會做出以下的行為?

1.清潔反復洗手、洗澡或清潔家居用品,持續時間通常有數小時。

2.檢查每天檢查和重新檢查門是否鎖好、咖啡機電源是否關閉、吹風機插頭是否拔掉等。

3.重復無法停止重復一個名字、短語或簡單的活動(例如,一遍又一遍地穿過門口)。

4.囤積難以丟棄無用的物品,如舊報紙或雜志、瓶蓋或橡皮筋。

5.觸摸和排列必須精確、整齊,按一定的順序放置物品;爬樓梯時,左右腳對應的臺階必須遵循單數和雙數的規律。

6.心理活動無休止地回顧對話、數數或祈禱,并使用特殊的詞語或短語。

如果出現以上的表現,那么可能患有強迫癥。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一些人在生活中的某個階段可能出現強迫性想法和/或強迫行為,但這并不意味著患上了強迫癥。為了更加準確地診斷,判斷強迫性想法和/或強迫行為的循環是否非常典型。

通常強迫性想法和/或強迫行為會消耗大量時間(每天的持續時間至少超過1小時),給患者帶來強烈的痛苦,或者妨礙重要的活動及人際關系。

另外,強迫癥狀不一定很明顯被觀察到。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社會上有些成功人士,也可能正默默地與強迫癥對抗著,且害怕讓其他人知道。強迫癥患者很難停止自我批評,他們總是受困于完美主義者的身份中。有些強迫癥患者表面上看起來行為很正常,但內心卻在不停地糾結、苦惱、自我對話。

正常人和患者的強迫癥有何不同?

“我感覺有時候會有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但我覺得正常人也會有這些癥狀,只是沒那么嚴重,是嗎?”

正常人強迫癥行為特點

①時間短暫、時有時無

②表現輕,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③沒有主動去克制那些強迫癥狀

強迫癥患者的癥狀特點

①更加頻繁(平均每天超過1小時)

②更加強烈(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

③更加苦惱和焦慮(削弱了各項心理功能)

強迫癥作為年輕人的一種高發精神性疾病,不但使患者飽受病痛的折磨,也給患者的家人帶來巨大的傷痛。有些家庭,因為強迫癥變得分崩離析。

一個真實的病例:

父母與患有強迫癥的兒子一起生活,對于父母來說,那是一種“地獄般”的感受。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兒子控制和干涉父母生活中的一切,例如:

必須按照他規定的步驟打掃衛生或洗菜;

必須按照他的要求把菜切成某種特定的形狀;

必須右腳先跨進家門,否則要重新關上門,再次按他要求的方式跨進家門;

物品必須整齊或朝同一方向擺放,否則患者就會十分惱怒;

堆積“垃圾”,如舊報紙或空的食品容器;

出門扔垃圾時,水龍頭必須一直打開,因為倒完垃圾回家后再開水龍頭,水龍頭就被污染了……

因此,強迫癥患者的家屬在積極支持患者治療的同時,學會與患者相處也很必要。

強迫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變患者相對固定的思維、情緒及行為應對模式需要時間。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因此,醫師要問問患者:

“是不是真的想好起來?您想過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為了使您過上想過的生活,面對強迫癥,您現在是否真的準備做出改變?”

“當下能做的事情是什么?”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后,再開始行動。

強迫癥如何被治愈?

1

認知行為療法

暴露療法和儀式(反應)阻止治療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對治療強迫癥有效。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暴露療法是指讓患者逐漸、反復暴露于引發強迫觀念、儀式或不適的事物(場景或人),同時要求患者不得實施強迫性儀式(儀式阻止治療)。

通過反復的暴露治療,患者的不適或焦慮情緒可逐漸消失,從而使患者明白自己的強迫行為對于減輕由強迫觀念引發的不適感是不必要的。通常由治療師和患者一起制訂暴露療法的計劃,治療要循序漸進。暴露療法在醫院或家中均可進行。

2

藥物治療

5-羥色胺選擇性重攝取抑制劑可有效治療強迫癥,醫師可根據患者對該藥物的敏感性來選擇。其他精神科藥物也可能有效,須遵醫囑使用。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對于輕度至中度強迫癥狀患者,通常根據患者的偏好、患者的認知能力和自知力水平、共病其他精神疾病及治療可用性來接受認知行為療法或藥物治療。建議有嚴重強迫癥狀的患者同時接受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

3

家人或照顧者的支持

與家人或照顧者一起生活的強迫癥患者,建議尋求家人或照顧者的支持。家人或照顧者可以幫助患者在家中進行暴露療法的練習。

4

自我護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應對強迫癥。此外,使用基本的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可視化和按摩,可以緩解強迫癥引起的壓力和焦慮。

策劃制作

作者丨徐微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來源:科普中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