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金 > 正文

全球焦點!天下事有難易乎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全文)

2023-07-01 12:43:36來源:互聯網  

1、出自:清代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侄》。

2、原文選段: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3、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相關資料圖)

4、釋義: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肯做,那么困難的事情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

5、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肯學,那么困難的學問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學,那么容易的學問也變得困難了。

6、擴展資料清代乾嘉時期,學者們潛心問學,不務聲名,治學嚴謹樸實,形成一代學風。

7、于是作者便為他子侄們寫下這篇文章,希望他們能繼續發揚這種風氣,同時勸勉子侄讀書求學不要受資昏材庸、資聰材敏的限制,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8、文章著重論述做學問的道理,指出人的天賦才資并非決定學業有否成就的條件,只有通過主觀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9、先講為學的難與易的關系并非一成不變,而可相互轉化,轉化的條件在于人的主觀努力。

10、平庸與聰明的關系也可轉化,如孔子的學說卻由天賦不高的學生曾參相傳。

11、接著講了四川邊境貧富兩僧想去南海的故事,富者一直想雇船而不能實現,貧者苦行一年而返,說明天下無難事,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點出立志為學這一中心命題。

12、結尾指出,自恃聰明而不學者必敗,愚庸者能勤奮學習則必有成就。

13、全篇采用以虛帶實,就實論虛的寫法,兩僧對比,例證生動,觀點鮮明。

14、彭端淑的主要成就在其文學方面,其詩歌和散體古文及文學批評理論在當時的影響都非常大。

15、他與李調元、張問陶以文名鼎立蜀中,被譽為清代“蜀中三才子”。

16、彭端淑早年曾醉心制義(也稱制藝),其制義亦技壓蜀中,是繼韓琢庵、董新策后唯一能“發慮經旨”的制義大家。

17、彭端淑一生很注意對人才的培養,造士甚多。

18、為考官時,對才識俱佳之士,親自考核,極力提拔,不拘一格地量才錄用。

19、清代名臣、《四庫全書》總篡官紀昀,為解元時即得彭端淑提攜,后成為清代學術界權威。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