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苦難

2023-07-01 09:20:22來源:個人圖書館-新用戶3562FyZS  


(資料圖片)

這幾天,一直都沒有睡好,心里始終憂慮不安,我想不到整個社會的變化會轉向得那么快,快得讓人措手不及。我們這代人出生的時候,正值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大約兩千年左右,我記得很清楚,我們小縣城的高樓開始拔地而起,接著,新城擴張,馬路擴建,人們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見地提高。我小的時候就住在縣城的樓房里,盡管不是多么富裕的家庭,但吃穿是不愁的,也從未挨過餓。我現在回想起來,高考時的整夜奮戰,以及結婚生子后所經歷的種種,其實都不算什么。因為從大環境里來講,我們起碼是可以有尊嚴地活下去的。從改革開放,城市發展以來,江浙一帶都是走在整個社會前列的,在我上大學之前,我幾乎沒有去過很遠的地方,也極少離開浙江,我一直以為全中國都是一個樣的。直到有一天,我跟著先生回到他的家鄉,我才知曉,原來全國各地的貧富差距竟然那么大。我還記得,第一次坐火車到他老家,走下車站的時候,我似乎有一種穿越的感覺,這不就是電視劇里80年代的場景再現嗎?老式簡陋的車間,熙熙攘攘的人群,車站里的工作人員還在舉著喇叭指揮著人們趕快離開,這樣的場面,在浙江早就看不到了。那一刻,我有些驚訝。我先生的出生環境與我差異很大,偏遠的農村,家里又十分貧窮,并不能經常吃上肉,我記得他說過,有一回,他的爺爺從路上撿回來一條死狗,一家人直到后半夜才敢偷偷生火把這條狗剝皮煮了吃。因為害怕被人家發現,那會大伙都窮,都吃不上肉。他的童年充滿了農村的快樂,也充滿了農村的苦難。十幾歲的時候,我先生就走出農村闖蕩社會去了,那時候,他曾一個人在山東呆過,由于身上沒錢,兩天只能啃一個大餅,艱難度日,甚至他還在墳地里宿過夜。他經受過的苦難,遠超過我,所以,他對人生有著更為透徹的理解,很多事情,早已釋懷不再糾結。我們這代人和我先生這代人,其實是兩代人。我之所以今天還能坐在這里寫稿,賺口飯吃,是因為有我先生在撐起這個家。但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困境和磨難。我們的國家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大約振興了四十年,這四十年幾乎是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從未有過的最好時光。如果你不信,讀讀歷史,看看時間表,算算動亂的時間,就可以明白,況且,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不及現在。但如今,我們似乎正在面臨兩難的局面。馬上,一種全新的事物就要全面闖入人們的生活之中。盡管,這個事物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已經三年了,國家保護了我們三年,使得我們每個人對于這個事物的認知十分淺薄。有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一場小小的感冒,反正得了就是得了,反正國外也是這樣,反正大家都是這樣,沒什么好怕的。但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查閱過國外那些冰冷冷的數據,這些背后可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面對這個不知所以然的事物,很多人更沒有想明白,首先受到沖擊的可能就是老人和小孩。如果,我是說如果沒有這個突然出現的事物,也許這個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但是它的出現,將有可能打破這一切。為此,我無比擔憂,我看著自己身邊的兩個孩子,還有家里的幾位老人,我不知道說什么好。我就是個普通人,沒有那么大的能耐。再看看我們這個接近老齡化的縣城,又有多少步履蹣跚的老人?原本,他們在保護之下,能夠躲過這樣的局面。到底是誰在撬開這個保護罩,把我們社會最脆弱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但更為悲哀的是,當我把內心的擔憂告訴周圍的所有人時,他們表現出了不以為然的態度,難道真是我錯了?我希望是我錯了。但我明顯地感覺到內心的不安。我始終預感到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的孩子們仍然在無慮無憂地玩耍,就像我小時候,我并不知曉我的母親對于生活的憂愁。也許,這個轉折的時刻就會到來。我們這代人也將面對我們的挑戰和苦難。世界的邏輯開始產生變化了,一切回不去了。我希望,我所憂慮的一切全是錯的。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