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金 > 正文

應為擅闖無人區的任性買單

2023-08-10 15:15:14來源:京報網  


(資料圖)

8月6日,青海海西州公安局接到報警,稱有一行8人在青海冷湖無人區被困。接到求助后,海西州、茫崖市多警聯動,經過18小時搜救,最終將所有游客安全救回。據紅星新聞報道,此次受困人員包括4名60歲以上的老人、2名10歲左右的兒童。這一行人開著一輛兩驅商務車,帶著老人小孩,裝備不齊、沒有導航。雖然全家獲救值得慶幸,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這家人魯莽行事,浪費公共資源,應該承擔一定的救援費,否則以后還會發生類似事件。

近年來,無視警示、擅闖無人區的不在少數。2020年5月,21名驢友擅闖安徽牯牛降景區未開放區域,被困深山,經7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援,才全部脫險;2020年8月,兩名驢友擅闖峨眉山后山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區域探險被困,當地救援人員歷時數天才將兩人救出;今年7月,一支4人自駕車隊,不經報備,繞過檢查站,擅自進入羅布泊國家級野駱駝自然保護區,最終遇難。

景區屢次提醒,政府多番告知,為什么還是有人要闖?一方面是無知者無畏,一方面是相信遇險后會得到救援。此外,更深層次是缺乏懲戒措施。不少游客遇險后,警方、消防以及志愿人員,出于人道主義,即便付出巨大代價,提供的也是無償救援。即以這次救援行動而論,歷時近18個小時,4批次投入50余名警力參與搜救,成本可想而知。

近年來,有償救援的呼聲越來越高。2018年7月1日,安徽黃山、四川四姑娘山等都頒布實施有償救援實施辦法并得到廣泛認同。有償救援的目的不在于處罰或罰款,而是為了防止更多游客擅自進入未開發開放區域,威脅自身安全,浪費公共救援。

旅行應該是探索未知、充實自我的過程,無視危險、貿然涉足禁區,背離了旅行的本質和意義。不顧危險在無人區“翻車”求助,就應該為自己的任性買單。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孟雅檀

流程編輯:u03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