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報 > 正文

新疆河貍建超10米水壩-聚焦

2023-06-17 08:05:32來源:老牛講  

它一身灰黃色的毛發, 體長1米重約60斤,有兩對如金剛石一樣的紅色門牙 ,輕松伐到10來米的大樹, 能建出如城堡一樣的“房屋”,也能修出10幾米的大堤壩 ,是妥妥地 基建狂魔 ,它就是比大熊貓數量還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蒙新河貍 ,是200萬年前幸存下來的古老物種,也是動物界的頂級 設計師、建筑師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疆青河河貍疑被父母逐出家門,尋找領地時迷路,幸被護林員及時發現

近日, 在新疆清河一只蒙新河貍因迷路被困在村民的耕地里 ,護林員發現時,它還在那緩慢挪動著身體,附近沒有水源和食物,如長時間呆在那,對它的生存很不利, 因為它在岸上行動遲緩,于很多掠食者而言,就是一坨行動的肥肉。

后來工作人員將河貍抓住,并為其檢查身體情況,該河貍健康狀況良好,未發現受傷,隨后就當場放歸到附近的小清河流域, 它下水后就是另一副樣子,身手敏捷,活動自如,很快就游離了人們的視線。

河貍一般都是成群或成對活動覓食,單獨行動的大多是剛成年的個體,被父母推出家門來闖蕩“江湖” ,此時的河貍“社會經驗”不足,要想自立門戶,還需要經歷一些“磨煉”。

河貍3歲成年后就要離開父母,即使主觀上不想離開,也會被父母趕出來,此時的河貍雖然戒備心還不夠強,但該學的生存技能已掌握95%,還有5%靠自己親自動手實踐。

河貍成年后開啟人生之旅,找到領地安家落戶,食源也豐富

此前, 有研究人員在新疆烏倫古河一帶,記錄到一只剛成年的蒙新河貍尋找領地,找對象成家、筑巢、筑壩、存儲食物過冬的全過程。

夜幕降臨,一只剛被父母逐出家門河貍在河岸邊游蕩,最初的過渡階段,父母還是允許孩子在自家的領地逗留和覓食,但這段包容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在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超過期限就會被驅趕,大多數河貍停留一兩天,便會開啟自己的人生之旅。

這只河貍吃飽后,就沿著河的上游進發, 它終于發現一處適合安家的地方,岸邊除了有高大的楊柳樹,河里有水蔥 ,它在周圍轉了一圈,并未發現同類在附近活動,沒有“地主”就更好辦,它選好了筑巢位置,那里水流緩慢,倚靠著岸邊和楊柳樹。

搭建臨時過渡房,睡了一天發現,“蕭條”之處竟是“繁華之地”

水中的巢穴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要建成還需一些時日, 河貍得先搭建一處臨時窩棚供自己白天休息 ,說時遲那時快,河貍開始切割柳枝,把鮮嫩的部分吃掉后,主干用來搭建主力架構,框架初步成形后,便開始找河泥來固定。

接下來便是找一些干草鋪墊里面,而外面需要找一些樹葉和細枝條來遮蔽和偽裝,讓這個臨時過渡房不那么容易被發現, 干完這些天亮了,河貍也累趴了,很快就進入了睡眠模式,睡得迷迷糊糊時,卻被外面白鷺的警報聲吵醒 ,等到它慢慢爬出窩時,那些白鷺已一哄而散。

原本以為這是一處“蕭條”之地,沒曾想白天如此熱鬧 ,各種動物都聚集在此,只不過老鷹的盤旋讓喧囂變成了寂靜,它也只能縮回窩繼續休息,不過這個臨時房間實在太簡陋了,不僅陽光可以照進去,縫隙大的可以讓狐貍和艾鼬直接鉆進去。

屋漏偏逢連夜雨,前有老鷹盯梢,后有艾鼬來追殺

看來晚上還得再補補房子,不過眼下睡覺才是最重要的, 突然,它彈了起來,像是遇到可怕的事情,原來是一只艾鼬在靠近巢穴,而河貍已然嗅到了它的氣息 ,眼下只有逃到水里才是安全的。

河貍剛探出一個頭,討厭的老鷹又飛了過來,而且這回還被老鷹看到了,真是前有老鷹,后有艾鼬,被這倆任何一個抓到,河貍都是死路一條 ,它回巢必能躲過老鷹,但可能會被艾鼬科來個“甕中捉鱉”。

福禍相依,河貍同時被兩天敵盯上,在老鷹與艾鼬對峙時趁機溜走

河貍在一棵矮叢下停留一會,選擇繼續朝河里奔去,它走了幾步又找一株大草來隱蔽,此時老鷹越飛越低,艾鼬也越靠越近,河貍停在大草下不敢動彈, 以為自己必死無疑,這時局面扭轉,老鷹發現了艾鼬的存在,注意力也轉移了艾鼬身上。

老鷹用殺氣騰騰眼神盯著艾鼬,似乎在警告它不要動我的獵物, 就在它倆對峙時,河貍偷偷溜到了河里,下水的那聲音是那么的清脆悅耳 ,艾鼬迅速躲到洞里,似乎怕老鷹丟了“肥肉”遷怒于它,隨后老鷹也帶著怨氣飛走了,河貍暫時安全,好險!差點成了別人的“盤中餐”。

離開險惡之地,從先出發,繼續尋找領地之旅

經歷這一遭之后,河貍不敢在此久留, 難怪這里沒有同類的身影,原來這里危機四伏,稍不不留神小命就沒了 ,隨著天色漸暗,河貍喜歡的夜晚就要來了,它就近取食填飽肚子后,繼續自己的漂泊之路,天大地大,總有一處領地屬于這只勇敢的河貍。

河貍繼續在河中前進,游累了就停在沿岸邊休息,原本以為河貍夜生活不會被打擾,不過實際并非如此,晚上其他動物也在活動,野豬會跑到河邊來喝水,野豬的到來讓河貍又警覺了起來。

又發現可居住之地,上岸考察時遇小狐貍,并不構成威脅淡定應對

或許是水里待久了太無聊,在黑暗的掩護下,河貍變得大膽而好奇,它又上岸“考察”了, 若不在暖和的時節定居來下,等到冬天就更加難熬了 ,這次它沿著岸邊探索,不敢離河道太遠, 很快它嗅到一個不速之客的體味,那是一只狐貍 ,而對方顯然也嗅到了它。

河貍沒有倉皇而逃,而是停在原地,或許是河流離它足夠近,河貍有足夠的安全感,當然也可能是它好奇敵人長什么樣,想看清后再跳河逃走。 就在河貍看清狐貍的那一刻,變得徹底淡定了,這只狐貍個頭還沒河貍大,顯然這只狐貍還未成年 ,面對這么大的獵物有些不知所措,原本有目的的覓食也變成了不經意的偶遇,而后離去。

尋尋覓覓終有所獲,河貍不僅找到了宜居之地,還得到了愛情

看來這里也不適合安家, 有小狐貍的地方就會有老狐貍,河貍繼續它尋找領地之旅 ,很快它發現一處既有“食物”,又有適合筑巢的軟泥,河水流速也緩慢,很快河中另一只河貍的出現打斷它的遐想。

河貍不慌不忙游到領地占有者的面前,研究員以為它們要來一場激烈的戰斗,畫面中它們表現地有些冷靜, 河貍繞著對方游了兩圈,對方并沒有強烈驅趕,似乎還有些惺惺相惜 ,接下了一些互動行為確定這倆河貍是一公一母。

一直跟拍那只河貍是雄性,領地占有者是雌性, 這只漂泊的河貍在此,不僅找到了領地,也收獲了愛情。 河貍的外表沒有特別明顯的性征,難以辨別雌雄,成年個體之間差別不大,若不是觀察到它們的親密動作,真的很難區分,可謂“千貍一面”。

河貍執行力強,休息一天后就開始修建水中巢,妻子吃飽后也來幫忙

河貍原本以為妻子已經蓋好了“房子”,自己可以坐享其成,不曾想她也是不久前才遷移至此處,只有一個臨時的地面巢,在那歇息一天后,太陽一下山, 河貍快速進食完成便開啟了“勞動模式”,而它的妻子還在不停地吃吃吃 ,或許是怕吃太少會瘦下去吧?

理想的分工是河貍負責外出找材料,妻子負責搭建,而現實是河貍拖著柳樹枝回來后,還得一條條插好,而妻子則在一邊的角落享受美食,而河貍似乎并不計較這些,還在積極努力地干活,累了就停下來休息會,或許是良心發現,在天快亮時妻子終于過來幫忙了。

巢穴雛形已顯,呈人字形層層疊疊,絕妙之處是洞口朝下,藏在水中

這樣的工作持續了數周, 巢穴大概造型已凸顯,乍一看是雜亂無章的樹枝堆,仔細看內有乾坤 ,河貍先用粗樹枝搭建骨架, 整體看似像屋頂呈人字形 ,而在其中填充細枝、泥土、樹葉、水草,看起來既像在泥土中間插枝條,也像在枝條中間填泥土, 這樣一層層的像千層糕似的,既穩固又透氣。

一般動物巢穴的出口大多不是朝前就是朝上, 而河貍巢穴的洞口朝下,隱沒在水中,非常隱蔽,能有效把天敵防御在巢穴入口之外 ,入巢之后首先抵達一塊鋪有木屑的平臺,類似玄關供它們抖落身上的水珠,而后再經過一條較長的通道。

各類功能房應有皆有,育兒房更是別出心裁,秋季到來新增修水壩業務

沿著通道向前,就會出現 客廳、娛樂室、臥室、產房、育兒房等,除了廚房以獨立體存在,其他功能房一應俱全 ,育兒房相對特殊一點,河貍會用牙齒啃出一個類似天花板的光滑穹頂,這樣既擴大了空間,也避免了有尖銳的樹枝傷到河貍寶寶。

建好巢穴后,河貍夫婦就可以稍微輕松一段時間,不過每天晚上還是會抽一部時間出來“縫縫補補”,像筑巢這樣的大工程都能搞定的河貍,修補對于它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隨著秋季的到來,河貍所處的內陸河流, 水位開始下降,若是洞口露在外面,這等于是敞開大門等著掠食者來吃 ,為了解決這樣的危機,河貍要在巢穴不遠處的下游筑壩,這又是一個大工程。

用智慧修建堤壩,保持足夠的水位,讓洞口不暴露

它們在水下用泥土壘砌出一個高坎,然后將粗壯枝條垂直插在高坎上當作木樁,再用樹枝、淤泥、石子堆在木樁周圍 ,直到枝條裸露于水面,能夠阻擋來自上游的漂浮物,隨后不斷地將堆積物均勻攤開,再圍上塘泥,一座堤壩便逐漸成形。

這樣的過程要持續數周, 大壩在一天天的增高,河貍的生存環境有了足夠的水深,一般水壩兩邊保持一米多的水位差 ,有時水位差甚至可達三米之高。河貍筑起的水壩會使水流減緩,魚蝦在這里繁衍,飛禽在這里筑巢,河貍為鄰居們提供生存的樂園。

麝鼠如影相隨,保持奇怪的友誼,水老鼠得到好處后也會投桃報李

維持水位的堤壩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工程, 河貍每天還會巡邏檢查,看到松動或孔大的地方還得修補 。一天晚上,河貍例行巡查時遇到它的鄰居麝鼠,麝鼠正蹲在堤壩上捕捉小魚小蝦,堤壩的一些地方被麝鼠竄得松垮,河貍只能跟在它身后加固。

就這樣, 它倆結下了奇怪的友誼,麝鼠會在河貍壩上撿食物,也會在有危險的時候為河貍提前預警 ,麝鼠又叫水耗子,是一種體長30厘米左右的小型嚙齒動物,外表與河貍相似,區別在于麝鼠有一條又長又細的尾巴。

為越冬準備4個月的口糧,大約儲存1-2噸柳樹條,越接近冰封的日子越勤奮

河貍的第三個大工程便是食物堆,這是它們為自己打造的水下餐廳,由于河貍不冬眠, 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都在巢穴中度過,因而需要在巢穴的附近打造一個食物堆 ,進入秋季中下旬,河貍和它的妻子又回忙碌起來。

它們把一根又一根柳樹條帶水下,整整齊齊地插在淤泥里,河貍儲存食物堆的速度與氣溫相關,氣溫越低,它們越努力工作,它們要趕在河面冰封之前存好越冬糧食, 每個河貍家族大概會存約1-2噸的楊柳枝條。

到了趕工時期,河貍幾乎一整個晚上都在工作,不停地在岸上和水里來回穿梭,食物有序整齊放置,以便在有限的空中存下更多,麝鼠也同樣要在冬季前儲備食物,有時還會直接從河貍那偷拿柳樹條,有河貍這樣辛勤的鄰居,麝鼠可以坐享其中一部分。

牙齒含有鐵離子,堅硬無比,損壞了還會重新長

河貍呆著巢穴的那幾個月也不會閑著,它們要完成繁育下一代的重任,到來年春天河面解封時,增加的家庭成員會跟著父母一同外出覓食。

河貍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它那兩對門牙,因帶有鐵離子異常的堅硬和鋒利,而且它牙齒不會停止生長,就算被磨損也會長出新的來 ,它們平時沒事也會磨牙,畢竟“磨牙不誤砍柴工”,這就是為何有些大樹會伐而不倒的原因。

另外它身上還有兩對特殊的腺體,位于尾巴處,一對香腺,就是著名的河貍香,用來標記領地。而另一對是油脂腺,油脂腺抹在身上可以防水。

結語:

河貍是天才建筑師,用樹枝當鋼筋,用河泥當混凝土,如果動物界建筑師有等級之分,那它就是高級建筑師,它勤勞、勇敢、聰明,對愛情忠貞,同時它每天都要面對生與死的挑戰。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