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世界報資訊】北安法院:講好大生態環境里的小故事

2023-06-14 16:14:58來源:央廣網  

北安法院結合北安市域生態環境特點,積極探索實踐,站位于民,講好大生態環境里的小故事。

“法院+社區”模式 首個補植復綠基地落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安市鐵南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出入城公路兩邊空地上,經常有居民傾倒垃圾,造成環境污染,也給交通安全埋下了隱患。由于鐵南辦事處地處城區邊界,人口稀少,居民多外出務工,常住居民多為貧困人群及老弱群體。長期以來,鐵南街道辦事處在清理垃圾,環境治理方面耗費大量財力物力,經費緊張。

北安法院了解此情況后,研究決定將鐵南辦事處所屬公路兩側污染地塊,確定為“北安法院環境資源保護司法教育基地”,至此,北安法院首個環境資源保護司法教育基地落成,這是北安法院對“替代性修復”和“異地種植”“社區第三方監督”生態修復方式的探索性實踐,在審理涉環境資源案件中,通過責令當事人“補植復綠”“替代性修復”“勞動代償”等方式,實現生態修復、社區綜合治理、環境資源司法教育效果的“三羸”。

北安法院在鐵南社區召開補植修復基地對接會(央廣網發 北安法院供圖)

即要保護環境 也要保護百姓

北安市某養殖戶劉某在污水處理設備不完善的情況下,違規開設生豬養殖場,違法排放垃圾和污水,污染了趙某承包的林地,造成樹木全部損毀,損失近三萬元。趙某兩年內找了違法行為人劉某很多次,劉某都以各種理由推托。環境資源審判團隊團隊長李俊杰,根據當事人提供的線索,幾次找到當事人了解情況,并前往現場實地調查,經核實后,立即向北安市環保部門下達了司法建議,要求立即履行職責,并向該養殖場下達了北安法院首份環境違法禁止令,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原狀,并通知雙方當事人到法院,組織其進行訴前調解,最后雙方達成三萬元的賠償協議。在訴源治理階段以最低的訴訟成本,最快的速度制止環境違法,維護受侵害人權益。

環境資源團隊法官到養殖場發放禁止令(央廣網發 北安法院供圖)

守護黑土 也守護你

北安市主星鄉是黑地區最大的綠色水稻種植基地。綠色水稻的種植對土壤及肥料有著嚴格的要求,北安市主星鄉政府堅持綠色種植理念,大力推廣綠色水稻種植。北安法院在春季開展“黑土地保護”活動過程中了解到,群眾對于有機水稻種植接受度不高,宣傳渠道沒有完全打開,農民及消費者并不了解有機肥對土壤的影響及食用有機水稻的好處。北安法院在為當地百姓提供司法服務的同時,研究決定在主星鄉開展有機化肥調研,與當地政府和農民共同研究了解有機化肥,從而達到推廣宣傳的目的。

北安法院來到主星開展有機化肥調研(央廣網發 北安法院供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