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上海一女子差點被騙160萬!你接到過陌生FaceTime電話嗎?警方提示:蘋果、華為機主都要注意,這個功能如無需求趕緊關

2023-07-10 07:59:57來源: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使用蘋果手機,最近接到陌生人的FaceTime電話!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網友說,接通后發現,除了漆黑的屏幕外根本看不見對方,只能聽到聲音。

也有警惕的網友立刻掛了,但對方相當執著,掛了一個還繼續打。


【資料圖】

據上海警方,近日多位市民報警,均稱接到了陌生人發來的FaceTime邀請。詐騙分子冒充金融平臺客服,以“關閉借貸業務,否則個人征信將受影響”等為由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同時,另有安卓手機用戶接到“暢連”app來電被詐騙。

近日,上海金山一女子就遭遇了這種新型詐騙,160余萬元存款險些被騙走,幸好民警爭分奪秒緊急止付!

7月2日下午2時許,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朱行派出所接到張女士報警,自稱可能遭遇電信網絡詐騙,銀行賬戶內163萬元存款不見了。接報后,民警火速趕往張女士家中。

張女士當天使用平板電腦時,突然接到了一位自稱某貸款軟件客服的FaceTime陌生電話,提醒張女士已經和貸款軟件簽訂了電子協議,不及時取消可能會影響征信。

為了證明真實性,對方還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郵箱賬號給張女士發送了一封郵件,內容就是張女士與貸款平臺簽訂的電子協議。張女士連連喊冤,發誓并沒有在平臺借過款,客服于是提醒她身份信息可能被人冒用,須盡快注銷賬戶。

張女士近期正準備買房,擔心真的影響個人征信。于是她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一款名為“ZOOM”的軟件進行屏幕共享,讓對方指導注銷賬戶。

一番操作后,張女士收到自己銀行卡內163萬余元的扣費短信。驚慌失措的她立即質問客服,對方提供了一個所謂的中國銀監會認證賬戶,表示這個賬戶既能幫助解決貸款平臺電子協議問題又能將錢款返還。張女士輸入對方提供的“驗證碼”時,發現6位數的“驗證碼”輸入時竟跳轉成了轉賬金額。意識到不對的張女士第一時間掛斷對方電話,撥打了報警電話。

民警爭分奪秒帶著張女士趕往銀行追蹤資金流向,申請啟動緊急凍結止付程序。經銀行工作人員查詢,其實是163萬余元活期存款在張女士被騙子指導“一頓操作”后轉至了她的定期賬戶,未被騙子轉走。為安全起見,銀行工作人員為張女士重置了支付密碼及網銀登錄密碼,張女士懸著心這才放下,連連向民警及銀行工作人員道謝。

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也發布緊急預警,2023年7月,許先生收到一條陌生“Face-time”視頻電話,對方自稱是支付寶官方工作人員,稱許先生的個人征信有問題,需取消許先生的各種貸款渠道。隨后對方以保護銀行卡內的資金安全為由,要求許先生將銀行卡內的存款轉到指定賬戶,被騙6千余元。

警方提醒:

使用共享屏幕軟件要謹慎!

如無需求可關閉Facetime功能

詐騙分子發送FaceTime邀請冒充金融平臺客服,聲稱受害人金融賬戶有問題,如不及時處理將影響其征信,給受害者制造心理恐慌。

之后引導受害人加入各類在線視頻會議,開啟實時屏幕共享功能,打開不明網址聯系在線客服,誘騙受害人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或引導受害者從銀行或其他網貸平臺進行貸款,承諾資金審核后會將錢款返還,待轉賬完畢,就將受害人拉黑、失聯。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王燁華提醒:共享屏幕的時候,犯罪分子不僅可以獲取臉部的一些個人信息,還能獲取到你在手機上操作的,比如銀行卡的賬號、密碼、驗證碼等各種信息。所以在使用共享軟件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如果接到這樣的陌生來電,一定不要接聽。如果平時沒有相關使用需求,可以直接關掉。

正規的金融平臺的客服或工作人員是不會用Facetime來進行溝通和聯系的。如果要求你把錢轉到指定賬戶或者說是“安全賬戶”,這一定都是詐騙。

警方提示:牢記五點!

1.核實身份官網認證,如接到冒充客服的電話,一定不要輕信,應返回官方平臺或撥打官方客服電話,聯系工作人員核實情況;

2.拒不透露個人信息,身份信息、銀行賬戶、驗證碼、各類密碼要小心保管,絕不透露;

3.不加好友不開視頻,如對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賬號或至各類視頻會議軟件進行共享視頻等協助操作,一定要果斷拒絕;

4.絕不轉賬、借貸,如對方要求操作轉賬或者進行借貸,統統不要理會!一定是詐騙;

5.談及征信切勿慌張,個人征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任何人無權刪除或修改,如對個人征信存疑可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查詢。

內容綜合自浦東反詐聯盟、閔行公安分局、新聞坊、看看新聞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