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1元起拍”卻設保留價,是在玩噱頭?律師:是的!

2023-07-10 05:36:53來源:大皖新聞  

大皖新聞訊7月9日,合肥兩套商鋪價值300多萬卻僅“1元起拍”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賣設置有保留價150萬元,最終結果高于保留價的方可成交(點擊查看詳情)。有網友提出疑問,既然設置150萬元保留價,為何不直接從150萬元起拍?這次“1元起拍”是在玩噱頭嗎?

“一元起拍”有人出價一元,最終未成交

7月9日,大皖新聞記者從阿里資產拍賣平臺“刑事”專欄里看到,標注為“1元起拍”的財產頗多,包括房產、汽車、手機、電腦等等。不過,卻難覓“一元成交”的結果。


(資料圖)

“1元起拍”的涉刑財產有不少。

此前,銀柿財經曾報道,杭州上城區世包大廈寫字樓(西塔)一套房源評估價約為1523萬元“1元起拍”,在一天的競拍期間吸引了13149人次參觀,有兩人報名,出價一次,出價1元,但最終沒有成功拍出。

負責該次法拍房的甘肅省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主辦法官回復稱,最終一般很可能會做流拍處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最高應價未達到保留價。而在拍賣公告中,也確實有一行“紅字”提示說明:本次拍賣為設有保留價的增價拍賣方式,最終競價達不到保留價11780000元則不成交。

那么,既然這套房源有保留價,為何還要“1元起拍”?上述法官介紹,杭州這套法拍房是涉及刑事案件的財產,經過多次拍賣后仍沒能成交,所以才決定采用“一元起拍”的方式。

7月9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平臺查詢獲悉,流拍后,法院先后兩次打折對該處房產再次啟動拍賣。其中,在2023年3月,該房產被成功拍出。此次起拍價不再是1元,而是8530549.44元,吸引了10人報名。網絡競價成功確認書顯示,用戶張某某在公開競價中,以最高應價勝出。該標的網絡拍賣成交價格11210549.44元。

有業內人士曾解釋,“1元起拍”主要是為了解決刑事涉案財物處置難、處置慢、變現率不高等難題;而設置保留價則是為了執行標的的考慮,保證執行人的委托權益不受損害。

“1元起拍”卻設保留價,是在玩噱頭?

“1元起拍”的同時,又設置保留價,這二者是否矛盾?“從法律上講,設保留價應在拍賣公告中以顯著方式提醒,此種情況下1元到保留價之間的出價,只有游戲意義;最高報價未超過保留價,一般按流拍處理。”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碩士導師劉昌松指出,若拍賣公告中無保留價的限制,一元起拍價是有意義的,此時若最高出價真的只有一元,那一元成交也有效。也就是說,法拍房若設置保留價,那么,實際有意義的報價也就是保留價,相當于起拍價。

網友提出疑問:既然設有保留價,絕對不會“1元成交”,那“1元起拍”會不會是在玩噱頭?劉昌松也有同感:“1元起拍,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噱頭。有拍賣平臺曾出來解釋過,這樣做是為了吸引流量,增加圍觀人數,自然也可能提高參加競拍的人數。但也存在一定負面意義。拍賣是很嚴肅的法律行為,允許這樣做,等于允許公開玩不講誠信的游戲,也浪費公眾精力。”

同時,劉昌松提醒,參與“1元起拍”法拍房時,的確要特別注意有無保留價,有保留價的,低于保留價的報價別去認真看;另外要特別關注房產性質,這在拍賣公告中會特別說明,實踐中就有人拍到只有房屋使用權的房屋。“按理不應該出現這種情形,但可能也存在疏漏,競拍者應防止認購后出現新的成本。”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編輯 許正文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