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174.42億元“飛入”A股!

2023-07-27 18:49:43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7月27日,醞釀已久的中航電測擬收購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成飛”),交易作價敲定為174.42億元;航空工業集團亦就航空工業成飛在交易實施完畢(含當年)后,未來三年的凈利潤、收入等作出業績承諾。

7月27日早間,受此消息影響,中航電測開盤后迅速漲停,最終報收57.91元/股,漲幅20%。


(資料圖片)

中航電測主營飛機測控產品和配電系統、電阻應變計、應變式傳感器、稱重儀表和軟件、機動車檢測設備等的研制生產。此次交易后,公司將新增航空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業務并聚焦于航空主業。

航空工業成飛收購案即將落地

中航電測收購航空工業成飛事項迎來重要進展。7月27日,中航電測披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下稱“報告書(草案)”)。

報告書(草案)顯示,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評估值為240.27億元,其中國有獨享資本公積65.85億元不納入交易標的作價范圍,扣減后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的作價為174.42億元。

圖片來源:中航電測公告

回溯公告,1月11日晚,中航電測公告稱,公司擬以向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其持有的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股票自1月12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2月2日復牌后,中航電測連續8個“20cm”漲停,股價在此后更是一度飆至64.85元/股的高點。

航空工業成飛究竟是何來頭?市場對其并不陌生。

作為我國航空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主要基地,航空工業成飛是國家重點優勢企業,在航空產品制造領域積累豐富的經驗,承擔了多型航空裝備研制生產任務,工藝、技術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中,航空防務裝備以殲擊機等為主要產品,民用航空產品主要為國內外民機零部件。

航空工業成飛最耀眼的名片為第五代戰斗機殲-20,同時公司還合作承擔了國產大型客機C919、新支線客機ARJ21、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頭等民機產品的研制生產。

圖片來源:中航電測公告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航空工業成飛分別實現營收533.90億元、672.91億元;歸母凈利潤18.50億元、13.13億元。截至2022年末,航空工業成飛資產總額為1350.61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航空工業成飛將成為中航電測全資子公司,中航電測將新增航空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業務并聚焦于航空主業。

圖片來源:中航電測公告

此外,報告書(草案)顯示,中航電測此次擬以8.36元/股價格,合計發行股份20.86億股。發行股份占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后公司總股本的77.93%(交易完成后公司總股本將增至26.77億股)。發行完成后,航空工業集團及下屬單位持股比例將從53.80%增至89.80%,航空工業集團對中航電測的控股地位將進一步增強。

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核心企業高質量發展

“鼓勵國有控股公司把優質主營業務資產注入下屬上市公司”“要進一步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央企的資本運作意愿和能力持續提升。

圖片來源:中航電測公告

對于此次并購,中航電測直言,意在加強航空裝備建設任務保障能力,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核心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等。

中航電測表示,航空工業成飛將通過規范的上市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的考核激勵機制等多種途徑提升企業市場化經營水平,實現產業經營與資本運營融合發展、相互促進,推動航空工業成飛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此次中航電測披露的報告書(草案)除交易作價敲定外,中航電測與航空工業集團簽署的《業績承諾協議》以不同的資產作為評估資產,就航空工業成飛的收入、凈利潤等作出承諾。

圖片來源:中航電測公告

業績承諾補償期間為此次交易實施完畢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含實施完畢當年度)。其中,成飛航產“全部凈資產”為業績承諾資產1,航空工業成飛母公司、航空工業貴飛、航空工業長飛、成飛民機“專利權等無形資產”為業績承諾資產2。

圖片來源:中航電測公告

按照約定,航空工業集團根據交易實施完畢的時間,針對業績承諾資產1,對未來三年其應實現的凈利潤按年度作出明確承諾;針對業績承諾資產2,就其未來三年應實現的收入按年度作出明確承諾。

此外,中航電測表示,航空工業集團作為擔負重要航空裝備承制任務的中央國有企業,順利及時完成航空裝備體系建設任務愈發緊迫。本次交易旨在借助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功能,利用上市平臺為航空裝備體系建設任務提供資源和制度保障,為航空產品研制后續技術改造拓寬融資渠道,不斷提升航空產品制造水平。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