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開發新技能?權益類“金牛”基金經理接手迷你債基,學蔡經理救火還是送“最后一程”?

2023-08-19 18:38:44來源:金融界  

財聯社8月19日訊(編輯 零彧)本月上旬,“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首超銀行理財”的話題引發市場關注。不過至少在基金發行的“一級市場”,今年以來“冷清”的現狀非但沒有改觀,低谷還在持續。其中尤以主動權益類基金,無論是已發行產品的表現,還是在募集方面,都缺乏亮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此背景之下,一些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在努力尋覓市場熱點之余,也紛紛尋找破局之法。但如本周,廣發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林英睿突然接手一只瀕臨清盤的債券基金,卻也讓人覺得有些意外和費解。

明星權益類基金經理接手迷你債基為哪般?

8月15日,廣發集祥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增聘林英睿為基金經理,與原基金經理吳敵共同管理這只產品。

來源:基金公告

林英睿,作為廣發基金近幾年為市場熟知的新一批中生代基金經理,早在2015年在中歐基金就職時,就曾跟隨老將周蔚文一起,拿到過“金牛獎”;跳槽廣發基金之后,單飛后的林英睿又憑借重倉周期股,取得逆市上揚的業績表現,在獲得去年“五年持續回報積極混合型明星基金獎”的同時,個人管理規模也順勢沖上了“百億”級別。

但無論是從其過往管理的產品類型,還是從定期報告披露的持倉分布來看,林英睿從沒有體現過他在債券投資領域有哪些心得。

于是,這次他新上任基金經理的這只廣發集祥就顯得有些“燙手”了:公開市場數據顯示,這只本月剛成立滿一年的產品,定位是一直二級債基;從截止去年底的持有人結構來看,機構持有占比99.72%,其中單一最大機構持有比例截止今年6月末超八成;自成立以來,該成品每個報告期末披露的規模持續下行,截止今年6月底,A/C類份額合計已只剩余1800萬元,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病危”提示性公告年內已連發五份,從時間上看,除非7月下旬之前有“幫忙資金”進入撐場,否則該基金已經超過連續五十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清盤線,管理人“應當”啟動清盤程序。

難道廣發基金打算模仿諾安基金對于蔡嵩松的用法,靠明星基金經理的知名度來“救火”?

值得關注的是,在林英睿接手之后,8月18日,該基金發布了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的更新公告,但暫未更新基金合同,而更新的產品資料中,關于投資范圍一項并沒有變更,依然延續了此前“債券資產比例不低于80%”的要求,顯然并不適合林英睿直接套用過往的投資經驗。

并不是沒有“股債雙絕”聞名的基金經理,但顯然林英睿不是。以他的“獲獎基”廣發睿毅領先為例,其歷史各報告期債券持倉占比只在2018年底2019年初達到過10%以上,近年來從未超過3%,2022年以來更低至不到0.01%。僅廣發聚富有20%的債券倉位,但重倉的全部都是國債或國開債。

還真要讓一位百億基金經理專門來幫助處理一只清盤產品的善后工作不成?

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正經歷“寒冷的盛夏”

今年以來的市場環境,對于管理規模較大,或調倉動作較為克制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來說很不友好。

以林英睿為例,截止8月18日,他在管的7只產品中,5只年內虧損在10%左右徘徊,兩只稍好的也虧了6%以上。而將目光投向全市場,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存續規模在百億以上的43只主動管理型產品,正收益的僅6只,葛蘭、劉格菘、劉彥春、趙詣等行業頂流們,年內虧損均在10%以上。

不單是管理規模大明星基金經理吃癟,年內有過優異表現的新生力量同樣看起來并不那么靠譜。

主動權益類上半年領頭羊周建勝的諾德新生活,體驗了一把最高處的風景之后,緊接著就迎來了重倉的CPO板塊回調。截止8月18日,該基金三季度凈值跌幅已達28.56%,這位上半年的第一名,直接成為了三季度的倒數第一。

截止8月18日,諾德新生活2023年內凈值走勢(來源:Wind)

無論名將還是新人表現都不穩定,有些怕了的基民們對于權益類基金的投資意愿持續低迷。

Wind數據顯示,以成立時間計,截止8月18日,全市場公募基金平均發行份額已連續六個月低于10億元,除非接下來的8月下旬連續出現較大規模的新成立基金,否則這將創下中國公募基金有史以來最長的月度紀錄,此間的紀錄是2017年3月至7月,共連續五個月。

雖然周五,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接受媒體采訪時32次提及基金基金投資,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而眾多基金公司近一段時間以來,也紛紛推出降費措施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但對于經歷過2021年行業巔峰的基民而言,信心的修復,依然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