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為什么有的小朋友不愛吃蔬菜

2023-07-09 15:14:18來源:湖南日報  

不吃蔬菜相親相愛,一吃蔬菜雞飛狗跳!蔬菜在孩子們的眼里仿佛是洪水猛獸。吃菜這件事也成了困擾家長們的大問題。

吃口蔬菜怎么這么難


(資料圖)

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吃口蔬菜這么難呢?這還要從遠古說起。遠古時人類祖先為了能活下去,會將歷盡千辛捕獵到的各種動物和采集到的各種果子奉為神物,漸漸地,對這些高營養(yǎng)、高能量食物的偏愛就刻進了人類的DNA。時至今日,孩子們更容易接受香噴噴的肉類以及酸酸甜甜的水果,而對于味道寡淡甚至有一絲苦澀的蔬菜,會本能地排斥或拒絕。

其實,這種對于苦味的回避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要知道,孩子的味蕾比成人要多上許多,因而孩子對于味道的感受更加敏感。所以,我們要多去理解孩子,有時他們并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他們確實嘗到了成人無法理解的“苦澀”。

如何才能愛上蔬菜

那到底該如何去做,才能讓孩子接受蔬菜,愛上蔬菜呢?

孩子口味形成的第一個關鍵期始于“胎教”。孕16周開始,胎兒就可以在吞咽羊水的過程中感受“味道”了。因此,若想拓寬生后孩子的食物譜系,媽媽在孕期就要做到食物均衡,不偏食、不挑食的榜樣此時就要樹立了。

從開始添加輔食到2歲左右,是第二個味覺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不會對食物產生強烈的抵觸或厭惡,家長要把握好“蔬菜優(yōu)先原則”,不斷嘗試、長期堅持,大多可以讓孩子逐漸愛上蔬菜。

蔬菜的添加量應由少到多,哪怕孩子只吃了一小口,家長也應給予強烈的肯定。積極正面地回應與鼓勵往往可以激發(fā)孩子的進食欲望,讓孩子在順應喂養(yǎng)的基礎上,最終養(yǎng)成規(guī)律進餐的好習慣。

此外,家長還應做到“三不”:不強迫進食,不頻繁進食(建議每天安排3次正餐,2~3次加餐),盡量不進食甜食。

“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來幫忙

2~6歲,也就是學齡前期,隨著孩子自主能力、自我認知的提高,更容易出現(xiàn)挑食、偏食的情況。但家長們也不要過于焦慮,下面教大家一些小妙招,幫助孩子們安全平穩(wěn)地度過“挑食期”。

第一,家長可以通過烹調、擺盤改善蔬菜的外形、口味,讓蔬菜隱身、變身,用華麗的外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去嘗試。

第二,除了好看的皮囊,還要給蔬菜注入有趣的靈魂。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講講蔬菜“百家姓”——洋蔥、洋芋從海上來?番茄、番薯為什么都姓“番”?胡蘿卜、胡椒是不是“一家人”?當然,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繪本,如《肚子里有個火車站》《好吃的蔬菜逃跑了》《蔬菜集結號》等。當蔬菜有了可愛的形象,就可以激發(fā)出孩子無限的興趣。當孩子愿意去聽、去想,他們也就更容易去嘗試了。

第三,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同動手,設計每周食譜,學會科學搭配??梢詭е⒆哟蛟礻柵_上的蔬菜陽光房,觀察記錄種子生根、發(fā)芽、結果的不易。有機會時和孩子到田間地頭采摘應季蔬果,感受收獲的快樂。對大些的孩子,家長可以讓他們學會簡單的烹飪技能,體會百味人生的真諦。

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興趣的培養(yǎng)勝過千言萬語。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讓孩子立時愛上蔬菜,陪伴才是解開心結的那把金鑰匙。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從擁抱蔬菜開始,擁抱幸福美好的生活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