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融入智慧農業 新能源皮卡成新農人“左膀右臂”_當前焦點

2023-07-05 08:54:35來源:上海證券報  

電動皮卡與無人機一起融入耕作流程,成為現代農業的配套新設備


(相關資料圖)

無垠的田野里,麥苗一垅接著一垅,郁郁蔥蔥。一臺無人機從皮卡后斗飛起,掠過麥田上空時,吹起陣陣麥浪。綠波蕩漾,仿佛可以看見風的形狀。這是上海證券報記者在徐州平原看到的一幕。

徐州,是江蘇農業大市。近年來,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躬耕身影愈發少見,農業生產逐漸走向智能化。皮卡“牽手”無人機,便是其中的一個新景象。在這里,新能源汽車與無人機一起,融入耕作流程,成為現代農業的配套新設備。

無人機的“最佳拍檔”

近期,來自徐州市的程義忙得不可開交。剛送完貨、處理完一堆線上咨詢后,他又接待了一對來了解汽車購買問題的農民夫妻。短短幾個月,在程義的推介下,身邊已有不少人成為同一款純電皮卡——雷達RD6的用戶。

程義并不是一名汽車經銷商,他在徐州經營著江蘇蒲公英無人機有限公司,代理極飛科技在周邊區域的無人機銷售業務。

“為什么我身邊這么多人跟著我選雷達RD6?因為它真的是和無人機完美契合。”程義說。他說的是一款“植保無人機”,用于噴灑肥料、農藥等。以施肥為例,一名有經驗的農民每天只能在幾畝地之間奔走,但一臺無人機一天就能完成500畝左右的施肥作業。

通常情況下,無人機上天約10分鐘后,就可灑完儲存的肥料或農藥,同時電量也會耗光,必須及時返航并充電。程義介紹,原本無人機充電搭配的是汽油發電機,后改為柴油發電機,現在則直接由雷達RD6放電。

充電設備變化的背后,有一筆清晰的成本賬:按無人機一天飛500畝地算,用汽油、柴油發電的成本分別約為300元和100元,而用雷達RD6放電,成本僅30元。

農忙時節,不少青年農民會成為“無人機飛手”,為附近農田提供服務。程義透露,原本飛一畝地要收6元,最新價格已跌至4元。按照業內中上水平估算,無人機一年60天的作業期、3萬畝的作業面積,一名“飛手”的年收入在12萬元左右。

不算日常開車“油改電”帶來的降本,單是使用雷達RD6充電,無人機使用成本可以省下約16200元。“省到即是賺到,這樣的降幅是很可觀的。”程義說。

新農人的“左膀右臂”

除了搭檔無人機、擔當生產工具,純電皮卡憑借更經濟、高效的優勢,在不少地區逐漸替代了農用車,成為運輸、轉場的主要工具,成為新農人的“左膀右臂”。

黃皓軒是一名來自云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廣別老寨的茶農,每天駕駛著雷達RD6在茶山之間穿梭。他選擇純電皮卡的原因是,車輛日常的使用成本極低,折合每公里不到0.1元。滿載情況下,續航依然能達到500多公里,絲毫不耽誤茶香飄向遠方。

程義的工作也有運送小規模貨物的需求,以前用轎車載貨時,進城經常會因為“人貨混裝”被罰款。如今,電動皮卡載著貨物進城已沒有任何障礙,城鄉間皮卡的身影越來越多。

在崎嶇不平的鄉道上,皮卡的駕乘體驗更為出色。程義某次在村里駕駛轎車時,車的底盤硬生生被路面上的石頭頂爛了,機油直往下流。還有一次,程義連夜打著轎車車燈在田間作業,工作結束,車卻打不著火了。

這些親身經歷,促使程義趕緊換車:“當時我就想,要是有輛電車就不是問題了,反正有電就行了。農村裝充電樁又方便,我們村支部門口就有個充電樁,還是商用的。而且農村院子還大,拖拉機都好停,停輛皮卡不是問題。”

皮卡載起鄉村“致富夢”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的徐明經營著小果園,多年前買了輛汽油皮卡,以便往附近鄉鎮送貨。徐明認為,舒適型轎車在農村并非剛需,皮卡這種車型更能滿足新農人的需求。

對于皮卡的優勢,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綠色低碳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崔廣楠分析,皮卡集商用、家用、越野三方面功能于一體,具有良好的承載性和通過性,能夠適應山地、林地、沙漠地區等多種場景,符合鄉村消費者“一車多用”的需求,是鄉村汽車市場消費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的優質選擇和重要方向。

整體來看,皮卡產銷近期明顯回暖。乘聯會皮卡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23年1至5月,總體皮卡銷量20.9萬輛,同比增長74%。據乘聯會統計,2023年皮卡市場增量主要來自西北地區和縣鄉市場,包括工程建筑、市政電力、農林牧漁、批發零售業原有的領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越野玩車的這類全新客戶。

崔廣楠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穩步推進、企業研發出更多性價比高和實用性強的新能源皮卡車型,鄉村新能源汽車產品供應將進一步豐富,這將為鄉村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的購車選擇,從而促進新能源皮卡在鄉村市場加速推廣,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高效開展。

可以預見,將有越來越多新農人開著新能源皮卡,馳騁在廣袤鄉村大地上。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