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全球觀熱點:招商宏觀:當月利潤增速降幅已現收窄

2023-01-31 16:50:28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內宏觀經濟小組

張靜靜S1090522050003 首席

張秋雨S1090519010001 組長

羅 丹報告聯系人 研究員

報告發布時間:2023年1月31日

文|招商宏觀張靜靜團隊

核心觀點

事件:2023年1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績效數據。1-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為-4%(1-11月-3.6%)

1-12月份,營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小幅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二是上游行業利潤增速下滑明顯,成為主要拖累項;三是出口表現不佳。與上個月相比,41個細分行業中,有15個行業的營業利潤累計增速回落,其中降幅較大的行業主要是計算機通信與電子設備、醫藥制造、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等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累計值看,同比增速仍處于下滑態勢。但從當月值看,12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2.49%(11月為0.73%),12月營業利潤同比增速為-6.58%(11月為-8.5%),營業收入增速回升趨勢明顯,營業利潤增速降幅收窄。

上中下游行業:2022年,上游行業一直是工業企業總體利潤變化的關鍵,伴隨PPI同比的下滑和利潤率的下降,上游企業對工業企業總體利潤的貢獻持續回落,成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主要拖累項。下半年的出口回落對中、下游部分企業利潤的回升形成一定阻力。不過從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的數據看,國內生產端和消費端開始發力,中、下游多個行業利潤增速正在轉好。

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已居底部。1月份的高頻數據支持供需見底的趨勢,各類產品的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環比形勢未再繼續惡化,玻璃、瀝青、螺紋鋼等產品價格繼續上漲表明需求在持續修復,近期國常會為今年促消費奠定基調。盡管出口不佳在短時間內依然會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拖累,但內需復蘇對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拉動力依然可期,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已居底部

正文

核心觀點:

總體來看:

1-12月份,營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小幅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二是上游行業利潤增速下滑明顯,成為主要拖累項;三是出口表現不佳。與上個月相比,41個細分行業中,有15個行業的營業利潤累計增速回落,其中降幅較大的行業主要是計算機通信與電子設備、醫藥制造、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等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累計值看,同比增速仍處于下滑態勢。但從當月值看,12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2.49%(11月為0.73%),12月營業利潤同比增速為-6.58%(11月為-8.5%),營業收入增速回升趨勢明顯,營業利潤增速降幅收窄。

具體來看:

與去年同期相比,工業企業經營績效的增長仍存在較大壓力。不過,與11月份相比,12月份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放開,各地在經過疫情感染高峰后,陸續制定經濟扶持政策為生產端和需求端的修復加碼。在此背景下,營業成本、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環比均出現改善,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效率,推動工業企業生產加快恢復。

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72元(11月為84.8元),同比增加0.98元(環比減少0.08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6天(11月為18.2天),同比增加0.8天(環比減少0.6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2.8天(11月為54.6天),同比增加3.3天(環比減少1.8天)。

分所有制類型來看,盡管受到去年高基數的影響,伴隨著12月各大城市陸續經過疫情感染第一波高峰,國有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繼續走強,私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利潤累計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

其中1-12月國有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長3%(11月0.5%,去年同期56%),外商及港澳臺商利潤同比增長-9.5%(11月-7.8%,去年同期21.1%),私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同比增長分別為-7.2%(11月-7.9%,去年同期27.6%)和-2.7%(11月-2.8%,去年同期40.2%)。

上游采選業的利潤增速普遍回落,成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主要拖累項。12月份除了有色金屬礦采選利潤增速提高了1.7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非金屬礦采選、黑色金屬采選業等其他行業的利潤增速均表現出走弱態勢。

數據顯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煤炭開采和洗選、有色金屬礦采選、非金屬礦采選的增速依然為正,分別收錄109.8%(11月113.1%)、44.3%(11月47%)、37.3%(11月35.6%)、6.2%(11月6.9%);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的增速為負,分別收錄-22.0%(11月-27.6%)和-12.2%(11月-17.4%)。

原材料投入品價格下降導致原材料加工行業利潤增速趨于下行,但同時對中游制造業的利潤擠壓力變小,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和電氣機械行業等多個行業利潤增速進一步回升。

數據顯示,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化學原料化學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金屬制品、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的利潤跌幅繼續擴大,分別收錄-82.8%(11月-74.9%)、-8.7%(11月-6.9%)、-15.5%(11月-14.9%)、-10.5%(11月-10.4%)和-13.1%(11月-4.2%);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化學纖維制造、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儀器儀表制造行業利潤增速分別收錄-91.3%(11月-94.5%)、-16.1%(11月-20.5%)、-62.2%(11月-65.0%)、0.4%(11月-2.0%)、3.4%(11月3.2%)、0.6%(11月0.3%)、44.5%(11月8.2%)、31.2%(11月29.7%)和4.3%(11月3.3%)。

隨著促消費擴內需政策持續落地,市場需求回升態勢明顯。下游消費品行業利潤增速普遍得以改善,農副產品加工利潤增速由負轉正,紡織業等行業的利潤跌幅收窄,食品制造、酒飲料和茶制造等行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印刷和記錄媒介、橡膠和塑料制品和造紙及紙制品利潤累計同比跌幅收窄,分別收錄-17.8%(11月-18.2%)、-6.3%(11月-7.4%)、-3.7%(11月-5.9%)和-5.6%(11月-7.6%)、-29.8%(11月-38.6%);食品制造、酒飲料和茶制造、煙草制品、家具制造利潤保持高增速,分別收錄7.6%(11月8.4%)、17.6%(11月21.5%)、11.9%(11月8.6%)。皮毛羽和制鞋、文教工美體育娛樂用品和醫藥制造利潤增速走弱,分別收錄3.3%(11月5.9%)、-2.2%(11月5.9%)和-31.8%(11月-28.4%)。農副食品加工利潤增速由負轉正(上升0.7個百分點),收錄0.2%(11月-0.5%)。

此外,公共事業中的電力熱力利潤增速保持較高增長、燃氣生產供應以及水的生產供應利潤增速進一步下降。其中電力熱力利潤累計同比增速持續高增,收錄86.3%(前值為47.2%),燃氣生產供應、水的生產供應此外分別收錄-15.4%(前值為-14.9%)和-11.3%(前值為-10.6%)。

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未來走勢:

2022年,上游行業一直是工業企業總體利潤的主要拉動力,伴隨PPI同比的下滑和利潤率的下降,上游企業對工業企業總體利潤的貢獻持續回落,成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主要拖累項。下半年的出口回落對中、下游部分企業利潤的回升形成一定阻力。不過從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的數據看,國內生產端和消費端開始發力,中、下游多個行業利潤增速正在轉好。

1月份的高頻數據也支持供需見底的趨勢,各類產品的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環比形勢未繼續惡化,玻璃、瀝青、螺紋鋼等產品價格繼續上漲表明需求在持續修復。近期國常會為今年促消費奠定基調,“推動擴消費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費信貸,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促進接觸型消費加快恢復”。盡管出口不佳在短時間內依然會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拖累,但內需復蘇對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拉動力依然可期,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已居底部。

風險提示:

疫情反彈、出口減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