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廣東省科學院 三亞崖州區

2023-05-29 11:38:28來源:三亞發布  


【資料圖】

“崖州區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宜居宜游、宜休宜養,具有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的明顯優勢……”日前, 廣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廖兵率隊到崖州區瓊粵合作科技城(南繁雙創園)、崖州灣科技城展廳、三公里村數字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及“人才小院”等地考察,詳細了解崖州區種業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領域、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針對崖州區優美的自然環境,廖兵把話題引到三亞生物健康產業發展上來。

當天,通過實地探訪、深度交流,雙方還開展了瓊粵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孵化基地揭牌儀式。廣東省科學院是廣東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研究領域涵蓋生物與健康、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裝備與制造、電子與信息、智庫與服務六大板塊;在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現代材料表面工程、無人機與空間智能、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光電材料與器件、先進焊接技術及材料、合金材料與加工、復雜工業過程建模與優化控制、生物育種、動物保護與繁育等學科和技術領域,已位居全國領先水平。

事實上,這不是雙方的首次合作。早在2021年9月,崖州區人民政府就與廣東省科學院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單項合作協議,成立南繁生態環境技術創新中心、南繁現代農業遙感技術創新中心、南繁微生物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南繁醫學新材料與技術創新中心4個院士技術創新中心,發揮院士作用,助力南繁產業發展,強化南繁關鍵技術攻關及技術育成孵化,助力“南繁硅谷”建設。

合作以來,廣東省科學院在崖州區完成近5萬平方米的南繁人才之家建設改造,為高層次南繁人才提供配套支撐,奮力打造南繁人才集聚新高地;打造三公里村基地,完成三公里村數字生態農業示范基地一期土地流轉及建設工作;今年4月底,正式掛牌成立“數字生態農業人才小院”,依托“人才小院”平臺,聚才引智,推動科研院所資源優勢全方位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和推廣運用。截至目前,借助“人才小院”已開展“無人機施肥撒藥作業”“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綠色芒果品牌打造”“高品質芒果創制”等芒果高效栽培技術培訓工作,累計推廣種植面積達200畝以上,助力崖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以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賦能鄉村振興成效初顯。

隨著現代種業管理制度體系的逐步健全和種業專業分工的不斷細化,種業CRO(合同研究組織)將成為種業關鍵技術攻關、種業科研成果轉化和高質量打造“南繁硅谷”的加速器。近年來,三亞探索把CRO機制引入南繁制育種領域,旨在改變“候鳥式”“代孕式”的南繁現狀,培育出一批南繁服務外包研究型企業,實現南繁事業“產業化”。

廣東省科學院積極探索CRO機制,布局南繁產業鏈,啟動一站式南繁種業CRO服務后,已高效完成CRO服務團隊組建并持續優化南繁種業CRO服務標準,依托三公里村數字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已為南繁科研單位提供玉米、花生種植(約50畝)CRO服務,累計引進玉米、大豆及甘薯等新品種數百個,最大限度地發揮展示示范的輻射帶動和良種推介作用。

廖兵說,在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生物健康產業符合崖州區未來產業規劃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不斷提升南繁種業CRO服務系統全要素保障,崖州區持續匯集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要素,產業鏈初顯雛形、創新鏈蓬勃起勢,而融合種業CRO和生物健康產業,打造集研發交流、成果轉化、經濟效益為一體的創新生態系統,達成良性循環,將為鄉村注入內生動力,激發鄉村“自我造血”功能,在實現科學家價值、帶動增產增收的同時,有力推動崖州區科創高地的規劃建設。

據悉,崖州區將強化政策扶持,在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建立要素聚集的人才發展新生態,借助廣東省科學院領先的科技水平、雄厚的專家隊伍,在關鍵技術攻關、創新人才引育、創新平臺搭建、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吸引一批種業發展、生命健康等相關科技公司的研發部門,加快構建具有配套技術體系的產業鏈,讓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進一步走進千家萬戶。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