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投資 > 正文

環球關注:韓國崩掉的 不只是樓市

2023-06-13 20:31:25來源:騰訊網  

韓國崩掉的 不只是樓市

文/檀扒爺

中國基金報6月13日消息,根據《亞洲日報》的報道,2023年韓國的公寓、多戶型住宅等的公示價格,同比下滑了18.63%,跌幅創下歷史新高。

而這個國家的首都——首爾則更加極端,部分公寓的價格一下蒸發了3-4成之多,成交直接暴跌70%以上。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中國基金報

雖然不知道具體持續了多久,但在這期間,韓國的樓市可以說已經崩掉了,尤其對于首爾這個人口近千萬的大城市來說,簡直是災難。

而更糟糕的是,韓國崩掉的,還不只是樓市......

一場詐騙 引發韓國“特色租房”崩盤

最近,韓國全稅房爆雷事件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多少人因此房財兩空。

什么是全稅房?跟在韓國生活的朋友咨詢了一下,這是一種韓國獨特的租房方式,租房是免費的,你只要付押金就行,到期全額取回。

但這押金有億點貴,可能有整體房價的70-80%左右,且租約一年起步,朋友說現在首爾便宜的小公寓就70多萬人民幣,那算一下,得有50多萬,門檻很高,但你可以低息貸款吶,一言不合上杠桿呀。

按國際金融協會去年6月發的報告顯示,36個受調查國家中,韓國第一季度家庭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104.3%,唯一上三位數的,排名第一,韓國人均卷王。

押金到位了,房東拿錢就去投資,比如再買房,再租,無限循環。雖然21年時韓國五大銀行都上調了房貸利率,但2-3成的首付比例依然能讓許多業主心動。

這模式乍一看很不錯,雙贏啊,租客白住,房東有錢投資,能有什么問題呢?

市場好的時候的確沒問題,還能一步步推高房價,但房東的資金鏈要是斷了,或者騙了錢就跑,那租客可就要倒大霉了,而此前大范圍發生的詐騙案,更是證實了這一點。

澎湃新聞4月18日報道,韓國仁川市全稅房詐騙案已經導致3人自殺,而這三人,全都是和一個被稱為“建筑王”南某的人租的房,且沒能拿回押金,不堪重負。

這個南某按《東亞日報》的消息看,從09年起就開始買地建房(韓國土地是私有制),然后借款+收押金循環,到目前已經確認這家伙有2708套住宅,騙取的押金已經達到了125億韓元,也就是6514萬人民幣。

然而這人只是冰山一角,根據光明網4月22日報道,仁川市中一個全韓全稅詐錢損失最大的行政區,損失已達1500億韓元,差不多7億人民幣,而如果算韓國全國的話,數字已經到了16億人民幣,受害者超1700人,而根據亞洲經濟的報道看,占比快一半的,都還是30多歲的年輕人。

而隨著房子被拍賣,越來越多租戶面臨著血本無歸的命運,由于已經有人輕生,韓國總統尹錫悅終于也坐不住了,表示這是典型的針對弱勢群體的犯罪,下令停止涉及全稅詐騙的拍賣程序。

真是一場詐騙,動搖了整個全稅房體系,不過說實在的,這種看似雙贏的模式本身就很極端,爆雷真就是遲早的事,而且看相關律師的說法,這類詐騙在韓國可能會被歸類為民事糾紛,很難搞。

不過,在韓國的朋友說,現在房東不弄全稅房了,都改月租了,慫了。

下調增速預期 韓國經濟增長乏力

租賃和樓市雖然慘烈,但只是韓國整體經濟的一種體現。

中新經緯5月25日消息,韓聯社報道,韓國央行發布《經濟展望更新報告》顯示,2023年GDP預期增速,已經從1.6%,下調到了1.4%。

韓國央行不是唯一一個對該國今年增長沒啥信心的機構,IMF也把原先的1.7%下調到了1.5%。

之所以放低預期,韓國央行給的說法很常見,就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利率走高等,而且第一季度0.3%的增速,雖然比起去年四季度的-0.4%來說終于轉正了,但到底也說明了不小的問題。

具體看的話,一季度出口方面韓國同比下滑了12.6%,對中國出口更是大跌近30%,已經連續11個月下降!

為什么這么不給力?韓媒自己的想法大概是:

夾在中美之間,快被夾死了......

從環球網4月26日的報道來看,《亞洲日報》的想法是,因為美國對華的限制政策,導致從2018年起韓國對華出口比重在近5年里,下滑了7.3%,讓美國時隔快20年了,又重新回到了韓國最大出口市場的寶座。

但是把美國頂上來也并沒有減少對華貿易減少對韓國經濟的影響。韓媒的觀點是,中韓貿易的結構也發生了改變,本來的操作是中國從韓國進口中間產品,然后再加工轉出去,有一種互補的關系在,但現在這個關系正在減弱——一方面是中國發展快,另一方面是美國對中國限制,韓國一下子里外不是人。

而根據觀察者網5月16日報道,韓國企業數據研究機構“CEO SCORE”發布數據顯示,因為韓國芯片這一樣主力產品的出口遇冷,韓國各大企業的營業利潤同比都幾乎腰斬——309家企業的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少了48.8%。

而比較搞笑的是,韓國原本對華出口的產品中價值高、占比高的還就是芯片和高級化學品之類的東西,換句話說,其實就是美國在芯片等產品上的對華限制,把韓國給逼到了這條死胡同里。

據統計,去年韓國半導體產業對華出口的依賴度達到了40%,也就是說如果韓國還繼續夾在中間的話,下半年經濟發展恐怕也不會好過,至少出口這塊已經涼一半了。

老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啊,何況那還不是親,怎么就不明白呢?

一腳踏過“死亡十字”的韓國人口

經濟停滯,樓市臉著地,但是除這些之外,韓國還在經受一個大考驗——人口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12月報道過,韓國在經歷了2020年的“死亡十字”,也就是死亡人口高于出生人口之后,又迎來了新的難題:

2021年,韓國人口直接負增長了,5175萬人,同比少了9萬。

搞成這樣的原因很多,什么女性意識覺醒,年輕人壓力太大,結婚太遲等等,反正就是不生了。有一說一,這也不是韓國一個地方的問題,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目前來說沒有什么特別好的解決方法,而且韓國樓市都這樣了,想靠這玩意刺激生育,希望不大。

以前韓媒提過一個英國教授有一個理論,就是韓國可能會成為地球上第一個消失的國家,按著節奏,搞不好要成真哦。

而且韓國這人口不僅是負增長有問題,其實分布上也一樣。

上邊提到的5000多萬人里,有一半都在首爾首都圈里。這個由首爾、仁川、京畿道、忠清南道的牙山市和天安市、江原道的春川市組成的城市群,GDP占比超過全國4成,就是韓國整個國家的核心。

圖片來源:知乎

聽起來很帶勁,但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存在,卻在引發新的危機,那就是隨著首都圈的人口繼續膨脹(盡管首爾的人口時隔32年再度跌破千萬了),一些其他地區的小地方,可能會“消失”,畢竟說到底,首爾首都圈的面積只有韓國的11.8%而已,你懂的。

而過多的人口對于這個區域又是巨大的負擔,房價居高不下,人均公共資源有限,醫療、就業負擔加劇等,其實都在拉低生活品質。

總之,韓國的人口已經成了這個國家的一個大問題,不僅僅是增長,就連分布上也很離譜,絕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以上,韓國這個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危機四伏,經濟發展緩慢,被夾在大國博弈間渾身難受,而本能作為經濟刺激利器的房地產,卻也因為無視風險的操作,而走起了鋼絲,最后更不要提早就暴露無遺的人口問題。

不把這些問題處理明白,韓國的經濟恐怕離倒退就不遠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