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報 > 正文

恒大汽車“財務大洗澡”:營收驟降百億、虧損突增489億,能否吸引“戰投”?

2023-07-27 20:59:30來源:搜狐財經  

圖片來源:網絡

出品|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資料圖片)

作者|陳盼盼

編輯|吳亞

停牌16個月后,踩中新能源汽車風口的恒大汽車(0708.HK)終于在7月26日晚間補發了2021-2022年間三份缺失的財報。

回顧恒大汽車的造車過程,其經歷了2018年開始的“財大氣粗”到如今的“為錢所困”。根據此前恒大汽車在業績會上的公開信息,僅截止2021年,恒大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就已高達474億元,其中在整車研發設計、動力電池、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投入為249億元,工廠建設方面花費225億元。

在恒大汽車及其母公司恒大集團的宏偉規劃中,作為恒大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恒馳5”要在2025年完成超100萬輛銷量、2035年要超過500萬輛。

但從這三份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恒大汽車近兩年累計虧了840億;截止2022年的負債總額已達到1838.72億元,剔除其中的預收賬款33.14億元后的負債規模為1805.58億元;造車5年,卻僅換來千余輛“恒馳5”的交付。

會計處理變更,揭露真實虧損

中國恒大兩年虧損超8000億的“珠玉”在前,市場對恒大汽車的虧損并不意外。

目前,恒大汽車業務分為兩部分:一是以養生谷為主的住宅業務;二是新能源汽車業務。

恒大汽車表示,2021年下半年,其決定剝離健康管理業務,將業務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分部。

就新能源汽車分部來看,2022年下半年,恒大汽車旗下唯一量產車型“恒馳5”開始預售,當年交付320輛。隨著“恒馳5”持續量產,于今年5月,“恒馳5”已交付超1000輛新車。

此外,截至2022年末,恒大汽車已在全球范圍內共申請了3512項類似研究領域的專利;其中,2632項已獲得專利授權,還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天津等城市建設展示體驗中心、銷售中心以及售后服務中心。

“集團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研發和推廣應用,堅持‘實現世界一流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愿景和‘實現世界一流的產品品質’的品質目標,建立了覆蓋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等方面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恒大汽車在年報中如此介紹。

整體來看,2022年和2021年,恒大汽車營收分別為38.23億元、25.31億元,較2020年的154.86億元相比大幅下降超百億。

再看盈利情況,這兩年里,恒大汽車累計虧損超840億元,其中,2022年度產生虧損276.64億元,2021年度虧損563.44億元,但在2020年的虧損僅為76.65億元,差距高達489億元。

為何2021年度營收驟降、虧損驟增?翻開財報發現,虧損增加主要與2021年恒大汽車“收入確認時間會計處理的變更”有關。

按照恒大汽車的說法,在2021年前公司的地產業務是“以客戶接受物業時點”或“根據合約獲得客戶接受時點”來確認收入。但從2021年起,恒大汽車決定將收入確認方式變更為“獲得項目竣工證書”或“業主入住”。

圖片來源:恒大汽車2021年年報

然而,根據地產行業普遍會計政策,房企當年賣出房子獲得售樓款,是不能確認為當年收入,只能計入當年合同負債中。即2021年前,恒大汽車根據“合約獲得客戶接受時點”確認收入,提前確認了收入達184億元。

而收入的增加也導致利潤虛增,于恒大汽車而言就是降低了虧損金額,讓2021年前的財報更“漂亮”。只是這個“漂亮”隨著2021年回歸地產行業普遍的會計政策而結束了,也由此,2021年、2022年財報中呈現的才是恒大汽車最真實的收入和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汽車的整體虧損包括正在剝離的住宅物業部分。其在財報中披露的數據顯示,終止經營的業務在2021年及2022年分別錄得290.54億元、128.11億元虧損。

(圖片來源:恒大汽車2022年年報)

那么,恒大汽車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財務情況如何?2022年恒大汽車持續經營之業務即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營收1.34億元,經營虧損和非經營虧損合計158.83億元;同期2022年,蔚來、小鵬、理想分別虧損了144.37億元、91.4億元、20.32億元。

資不抵債的背后,員工一年縮減1780名

再看恒大汽車的資產和負債情況,截至2022年末,恒大汽總資產為1152.21億元,總負債達1838.72億元,即凈資產為-686.5億元。

此前2021年、2020年、2019年,恒大汽車的凈資產分別為-393.4億元、-58.39億元、-12.96億元。這意味著,恒大汽車資不抵債的情況愈發嚴重。

同時,恒大汽車與中國恒大一樣深陷債務泥潭。截至2022年末,恒大汽車的流動負債凈額為756.13億元,在手現金僅有2.2億元。

恒大汽車透露,截至2022年末,其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達116.26億元,逾期商票累計約185.12億元。

對此,恒大汽車年報審計師表示:“貴集團持續經營的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因此其可能無法在正常業務過程中變現其資產及清償其負債?!?/p>

事實上,由于資金不足,今年4月24日恒馳官方公告稱,恒大汽車的天津工廠暫緩生產“恒馳5”;直至5月23日,恒馳汽車天津工廠才全面復產。

此外,恒大汽車正在人員流失問題。今年3月底,恒大汽車表示,由于流動資金緊張,為了能維持基本的業務運營,已采取裁員等消減成本的措施。

截至2022年年末,恒大汽車共聘有4506名雇員,較2021年末的6286名減了1780名,導致其總員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由27.66億元降至16.89億元。

有投資者指出:“人員流失表明恒大汽車在留住人才和吸引優秀人才方面存在困難。這對于一家汽車公司的長期發展是至關重要?!?/p>

誰能成為恒大汽車的金主?

面對流動性及持續經營難以為繼的困境,恒大汽車已通過控制營運及行政成本、積極與各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第三方及關連人士溝通債務展期等措施,以此紓緩流動資金壓力。

盡管如此,恒大汽車管理層也深知,是否能夠繼續持續經營,將取決于其產生充足融資及營運現金流的能力。比如成功執行并完成業務和運營重組計劃;成功執行并完成融資計劃;成功產生經營現金流并獲得額外的融資來源。

事實上,從中國恒大正式爆發流動性危機開始,許家印就謀劃出售恒大汽車部分股權,換取流動資金。

今年4月,中國恒大甚至以2元價格收購恒大汽車旗下47個住宅項目,順便承接后者247億元負債,讓恒大汽車大瘦身,聚焦更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車業務。

在中國恒大看來,恒大汽車聚焦新能源汽車業務后,可借此提升估值、吸引投資,“考慮到投資者對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分部的聯交所上市公司的近期取向,董事會認為將恒大汽車業務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分部,有助于吸引投資者加盟恒大汽車并籌得資金?!?/p>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因前景可觀,受到資本市場狂熱追捧。但是2023年以來,汽車市場出現價格戰,競爭激烈度加大的情況下,將掀起新的一輪淘汰潮。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公開表示,過去3年,已關停并轉的汽車品牌達75個,未來2-3年,保守預計60%-70%的品牌將面臨關停并轉。

目前,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投資漸趨理性,“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的估值正在下跌。在此背景下,百億虧損、資不抵債、交付車輛剛過千量的恒大汽車,吸引戰投的難度只能更高。

不過,目前最有可能成為恒大汽車“金主”的,或許是許家印及其夫人丁玉梅。

今年3月,中國恒大推出一份長達201頁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該方案的一個角落里顯示,許家印對恒大汽車26.5億港元的貸款將以每股3.84港元,將轉換為恒大汽車的新股。

同時,中國恒大表示,在盡最大努力,讓丁玉梅向恒大汽車提供的22億港元貸款,以同樣的價格轉換為新股份。如果丁玉梅答應22億港元轉為新股,那么恒大汽車將至少減少22億港元債務。

不過對于停牌16個月的恒大汽車來說,更緊急的是盡快復牌。對此,恒大汽車在當日披露的財報中也有提及,“公司就復牌進展已向港交所提交資料,于適當時候將以公告方式提供進一步更新資料”。

中國恒大方面則對搜狐財經表示,“7月26日恒大汽車連發三份業績報告,意味著滿足恢復交易的重要條件,復牌已是箭在弦上?!?/p>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