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 > 正文

電力板塊異動拉升!7月3日系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世界氣象組織官宣厄爾尼諾再現,高溫缺電有何影響?_天天觀焦點

2023-07-05 10:03:04來源:金融界  

金融界7月5日消息 早盤電力板塊異動拉升,世茂能源一度觸板,恒盛能源、寧波能源、杭州熱電、深南電A、皖能電力、贛能股份等快速跟漲。

6月以來,全國多地高溫天氣持續,帶動用電負荷激增,特別是京津冀、山東、河南等11個地區近期正經歷連續性高溫,全網用電高峰期提前到來。


(資料圖片)

WMO預警!厄爾尼諾或致氣溫“創紀錄”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的數據,本周一(7月3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數據顯示,在7月3日這天,全球平均氣溫達到了17.01攝氏度,超過了2016年8月16.92攝氏度的紀錄。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7月4日發布聲明稱,厄爾尼諾現象七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世界氣象組織的一份新的報告預測,厄爾尼諾事件有90%的可能性在2023年下半年繼續存在。

“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溫度記錄的可能性,并在世界許多地方和海洋中引發更多的極端高溫,”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

WMO介紹稱,雖然厄爾尼諾有許多典型的表現,但從歷史來看,沒有兩次厄爾尼諾現象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只能介紹一些較為典型的特征。

對于具體地區的影響方面,WMO概括描述稱,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會出現降雨量增加;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南亞部分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也有可能發生嚴重干旱。在北半球夏季,厄爾尼諾帶來的暖水可以加劇太平洋中部/東部的颶風,同時可能阻礙大西洋盆地的颶風形成。

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月表示,正在為與厄爾尼諾有關的病毒性疾病傳播增加做準備,例如登革熱、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熱等。

電力保供迎戰“尖峰時刻”

隨著“史上最熱夏天”席卷各地,電網負荷能力也迎來每年一度的最大挑戰。中電聯預測顯示,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有望達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

在我國電力整體供需偏緊的背景下,電力保供仍是關鍵命題,有望推動我國以市場化資源調配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加速建設。電力電網數字化,以及不同類型電源、儲能、用戶側調節能力提升是主要任務。

火電仍然是電力保供的主力,轉型“綠電”或將成為盈利新增長點。業內人士稱,預計今年在水電出力偏弱形勢下,火電仍將發揮能源安全壓艙石作用,需求將保持強度,推動火電運營企業盈利擴張。在近兩年煤價高位形勢下,“綠電”運營模式具備較強業績確定性,成為火電運營商盈利重要組成部分,部分沖抵了火電業務的虧損壓力,成為拉動火電企業利潤的第二成長曲線。

“綠電”方面,頭部央企優勢凸顯。有券商表示,當前,業績確定性強且低估值的“綠電”板塊具備配置價值,但受制于項目資源競爭激烈、潛在消納瓶頸以及補貼發放形勢的不明朗等不確定因素,該階段頭部“綠電”企業的先發優勢以及集團優勢將逐步凸顯,利潤保持穩定增長,有待行業潛在利空出盡,屆時有望再度形成業績增速拐點。

此外,高溫疊加電改政策推進,虛擬電廠等新商業模式利潤增厚。考慮到新能源的隨機、間歇、波動等特性對電網安全產生威脅,虛擬電廠能夠有效促進電網供需平衡。同時我國電力峰谷差矛盾日益突出,通過建設虛擬電廠調節可降低投資成本。

據國家電網測算,若通過建設煤電機組滿足其經營區5%的峰值負荷需求,電廠及配套電網投資約4000億元;若建設虛擬電廠,建設、運維和激勵的資金規模僅400億元-570億元。中信證券預計,到2025年虛擬電廠整體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23億元,到2030年其市場空間或將達到1961億元。

券商人士指出,在新型電力系統加速建設的背景下,虛擬電廠作為協調分布式資源參與電力交易和需求響應的重要調節手段,受益于產業政策和電網需求不斷加碼,有望迎來行業快速發展。

中金公司指出,隨著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電網消納瓶頸逐漸顯現,同時電力保供壓力猶在,新型電力系統轉型迫在眉睫,建設亟待加速。我們看好電網投資增速持續穩健增長以及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下半年三條投資主線:配電網、用戶側與虛擬電廠、電力設備出海。

光大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在電力整體供需偏緊的背景下,我國電力系統的建設將加速推進,其中電力電網數字化,以及不同類型電源、儲能、用戶側調節能力提升是主要任務,能夠有效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保證電力系統在供需變動時及時反應,建議重點關注電網相關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認為對電廠來說,若缺電,電價或上漲,有利火電;若來水較好不缺電,煤價或下跌,也有望推升行業盈利。7 月中報將至,二季度煤價相較一季度更低,電廠盈利可期。現階段往后,電力的性價比或將越來越明顯。

高溫缺電有何影響?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高溫缺電將對工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一方面,多地規定高溫天氣下需減少或停止戶外工作。如山東近日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當日應當停止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戶外露天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

另一方面,缺電情況下,地方通常優先保障居民用電,其次才是工業用電。如根據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總交易師張勇林介紹,過去四川省工業、商業、民用電量比為6:2:2,在去年夏季高峰期變為2:2:6,工業用電量減少四成,每天讓渡3億度電給民用。

從2022年川渝的經驗來看,缺電對工業增加值會帶來不利影響。2022年8月,四川、重慶嚴重缺電,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分別為-11%、-18.2%,當月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為4.2%。

后續,需要關注以下兩種情形演變對電力供給以及生產帶來的影響:一方面,南方降水增加,或改善云南、四川等地電力供應。以云南為例,近期云南來水增多,對電解鋁行業的用電管理已放開。另一方面,若厄爾尼諾現象加強,或對工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部分產業鏈或面臨擾動。以2022年四川高溫限電為例,四川限電影響鋰鹽、硅料生產,碳酸鋰和硅料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后續,若厄爾尼諾現象加強,或對部分缺電省份的重要產業鏈造成擾動,如廣西、山東、新疆、云南等地是電解鋁重鎮。此外,干旱天氣或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綜合券商研報、智通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