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報 > 正文

天天新動態:趙碧倩:“銀發族”再就業的國際經驗

2023-05-29 16:33:43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資料圖)

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率先經歷人口結構的轉變,隨著人口壽命延長、健康水平提升以及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年人越來越被看作重要的人力資源,銀發工作者已經成為勞動市場上的重要力量。為了促進老年人更好發揮作用,部分國家采取逐步提高養老金法定領取年齡或退休年齡的方式,延長參與勞動力市場的時間。此外,通過禁止年齡歧視、出臺老年就業促進政策、完善老年就業服務體系等措施,積極促進有意愿的老年人再就業。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方面經驗做法。

構建老年人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構建老年人的公共就業服務,將老年人納入就業服務對象,在人力資源市場上設置老年就業招聘專區,提供專門的就業服務場所。日本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數百家公共職業安定所向求職老人提供就業咨詢,另外還專門設立銀發人才中心,聯合社會團體和民間企業,向擁有短期臨時就業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短期工作機會。自1975年第一家銀發人才中心在東京成立,到2020年,日本銀發人才中心實體已達到1335家,會員人數69.8萬人。

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的就業崗位。重視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就業機會,考慮老年人年齡、身體健康條件的特殊性,開發適合的工作崗位,設計靈活的工作時間,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韓國啟動老年人工作崗位項目,開發了市場型項目、人力派遣型項目、老年實習生項目、老齡親和企業項目等多種形式的崗位項目。德國成立退休專家組織,目前專家庫中擁有超過12500名來自各個行業領域的專家,自1983年成立以來已在170多個國家執行了60000多個專家派遣項目。

加強促進老年人就業的政策激勵。在鼓勵企業吸納老年人就業方面,日本對積極雇用70歲以上老年人的企業給予表彰,并提供各種形式的補貼,還為積極向老年人提供就業機會的企業設立高齡者雇用專項資金等。在老年人個人激勵措施方面,各國主要通過養老金領取差異化制度設計、年齡專項補貼、調節稅收、創業獎勵、優惠利率貸款等,加強對老年人個體的激勵,增加老年人就業的動力和創業的熱情。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老年人職業能力開發體系。重視老年人的教育培訓,積極提升其就業能力和技能水平。法國創立了世界第一所老年大學,目前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日本將老年人接受教育作為基本人權,出臺《終身教育振興法》《職業能力開發促進法》等,保障老年人職業能力開發方面的權利,創辦高齡者大學、老年學院、福祉大學等教育機構,設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和職業能力培訓專門學校,設置家庭照護技巧、職業技術、老年志愿者培訓等靈活多元的課程內容,還面向老年群體開展了“ICT無障礙支援活動”等,填補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多方面強化對老年人的勞動權益保障。將“同工同酬”作為重要原則,保障老年人在工作和勞動報酬上擁有同等權利。同時,還在勞動合同、工作形式、安全健康、工時休假、解雇保護等多方面給予老年人保障。俄羅斯勞動就業部在招聘原則、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以及假期四個方面保障了再就業退休員工的福利,規定在工作形式上使工作場所和任務與老年員工的工作能力相匹配,不能強迫與退休員工簽訂臨時雇用合同等。德國法律規定,在雇員規模10人以上的企業里,老年勞動者享有免受解雇的優先權。日本制定了《高齡者安全與健康保障指南》,出臺老年人無固定期限雇用改簽等政策,并保障以從事非正式工作為主的老年人勞動權益。韓國法律規定,在招聘、錄用、晉升等方面,無正當理由不得以年齡為由實施不利待遇。

加強尊重老年人力資源價值的宣傳引導。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積極開展宣傳教育,為促進老年人就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英國“變老”運動等年齡多樣化教育活動、日本“65歲+”活動等,加強了對老年人才的重視程度。德國聯邦教育與科學部門制定了一個旨在提高公眾關注人口變化對就業影響的宣傳項目,傳播關于平衡年齡結構變化與保持企業創新能力方面的知識。韓國取消“準高齡者”和“高齡者”的表述,期望改變“高齡者”一詞所帶來的負面認識,更加強調老年人具備的社會經驗和資歷。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很多領域需要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一些老年人也有繼續就業的愿望,其他國家的經驗做法對于我國促進老年人就業有所啟示。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健全老年人就業權益保障法律政策。研究完善老年人勞動權益保障的政策法規,加強勞動力市場年齡歧視治理,禁止以年齡為由在招聘、薪酬、福利、解聘等方面進行區別對待,充分保障老年人就業權益。二是多方拓展渠道增加老年人就業機會,完善老年人就業政策服務體系。加強對老年人的公共就業服務,鼓勵建設老年人力資源市場、開發老年人才庫等,在重點領域開發適合老年人發揮作用的崗位,發揮各類涉老社會組織作用,為有意愿就業的老年人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結合老年人就業方面的實際需求,開發適合老年人的教育培訓項目。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優化支持老年人就業的社會環境。推動樹立積極老齡觀,引導社會對人口老齡化的認知,為老年人再就業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系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