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元創股份故事多:狀告前女婿,實控人曾行賄,與大客戶數據打架,核心技術人員年薪僅10萬|IPO速遞

2022-11-01 19:39:19來源:鈦媒體  

11月3日,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元創股份”)將主板IPO上會,欲公開發行不超過1960萬股。元創股份完成了“子承父業”,現由“子”帶領它沖擊上市,但是該“子“卻曾行賄。經營方面,元創股份與大客戶存在數據打架的情況,且核心技術人員年薪僅10萬薪酬。

”子承父業“,實控人曾行賄

元創股份成立于1991年,由王大元 、陳基省、鄭岳平和陳如香出資設立,其中陳如香是王大元的配偶、陳基省是陳如香之弟,鄭岳平曾為王大元之女王慧麗的配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999年5月,陳基省、鄭岳平和陳如香將元創股份全部出資過戶給王大元之子王文杰,出資比例具體如下:

2006年,王大元和王文杰對元創股份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王大元和王文杰各自持有元創股份50%的股權。直至2017年12月,王大元將其持有元創股份35%的股權以0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王文杰,至此王文杰“正式子承父業”成為了元創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王文杰持有元創股份82.27%股份,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同時,王大元與王文杰簽署了相關一致行動協議。因此,王文杰和王大元合計控制元創股份95.24%的股權。

需要指出的是,在1999年王文杰取得元創股份的股權中還存在一個小風波。據悉,鄭岳平始終未就1999年股權轉讓的事項通過書面或接受訪談方式予以確認,而元創股份為明確公司股權的實際權屬情況,元創股份及王大元、王文杰已向浙江省三門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22 年 6 月 20日,浙江省三門縣人民法院判決如下:被告鄭岳平不享有原告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元創股份于2022年1月提交的申報稿被受理,也就是說,在申報期內,王大元的前女婿被告上了法庭。

另外,王文杰還曾存在行賄的情況。2021年9月,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法院出具相關判決書,該判決書顯示,被告人董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價值共計約 1846萬元,判決董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及罰金等刑事責任。其中,王文杰作為證人,向司法機關提供了關于其于 2011 年 7 月、2012 年春節向董某贈送現金價值合計32.8852 萬元的信息。

增收降利,與大客戶數據打架

元創股份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銷售橡膠履帶類產品的企業,下游涉及農用機械、工程機械等不同應用領域,其中橡膠履帶主要作用于橡膠履帶式農用或工程機械,橡膠履帶板主要用于金屬履帶式農用機械或工程機械。

2019年-2021年(下稱“報告期”),元創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865.02萬元、78705.46萬元、103974.2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9568.05萬元、12569.8萬元、9249.07萬元,其中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32.11%,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6.42%。

導致元創股份2021年增收降利的主要因素是其毛利率大幅下降。報告期內,元創股份的毛利率分別為26.51%、28.54%、18.52%,其中2021年元創股份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據悉,元創股份的主要原材料為原料膠(包含天然橡膠、合成橡膠)、鐵齒、炭黑和鋼絲等,受到疫情因素、原油價格波動以及國際范圍內貨幣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從 2020 年第四季度開始,大宗商品價格呈現普漲趨勢。

除此之外,鈦媒體APP注意到,元創股份與大客戶所披露的相關數據存在打架的情況。報告期內,元創股份向第一大客戶沃得農機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4504.06萬元、23389.39萬元、31398.82萬元。

據了解,沃得農機是國內領先的大型現代化農業機械裝備制造商,2022年1月通過了創業板上市委會議。公開資料顯示,報告期內,沃得農機向元創股份采購的金額分別為15565.47萬元、23797.16萬元、32440.44萬元。可見,元創股份披露的數據與沃得農機披露的數據兩者之間相差了1061.41萬元、407.77萬元、1041.62萬元,合計約為2510.8萬元。為何上述相關數據會出現打架的情況?到底孰真孰假?

核心技術人員薪酬年薪僅10萬元

鈦媒體APP注意到,相較于研發,元創股份似乎更熱愛營銷。報告期內,元創股份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557.38萬元、1767.98萬元、2229.48萬元,合計約為7554.84萬元;研發費用分別為564.7萬元、602.24萬元、474.96萬元,合計約為1641.9萬元。也就是說,報告前內,元創股份的銷售費用較研發費用多投入了近6000萬元。

從員工架構上看,截至2021年末,元創股份共擁有614名員工,其中85名管理人員、61名銷售人員、468名生產人員,公司似乎沒有研發人員和技術人員。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值得一提的是,元創股份的全稱為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元創股份在沒有研發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公司全稱卻被冠以了科技的頭銜。

除此之外,在元創股份研發費用的明細中,其職工薪酬分別為167.96萬元、201.6萬元、196.05萬元。為何元創股份都“沒有“研發人員或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其研發費用中還存在職工薪酬?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鈦媒體APP注意到,其實元創股份是存在技術人員,截至2021年末,元創股份共擁有4名核心技術人員,其分別是王文杰、江靈志、徐賢坤、劉華陽。上述核心技術人員的工資是計入在管理費用中還是研發費用中?若是計入在研發費用中,上述4人2021年合計的薪酬為140.1萬元與研發費用中的職工薪酬還相差55.95萬元。那么,元創股份為何不披露其他的研發人員或技術人員?

除了核心技術人員之外,王文杰、江靈志、徐賢坤、劉華陽還在元創股份擔任其他職務,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看到這就不禁令人產生的困惑,劉華陽于2014年7月至今,擔任元創股份的技術人員;2018年8月至今,擔任元創股份的監事,為何身為核心技術人員和監事的劉華陽在2021年的薪酬僅10.6萬元?有關上述問題,鈦媒體 APP 發函至公司,但截至截稿,沒有收到公司的回復。(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鄧皓天)

關鍵詞: 元創股份故事多狀告前女婿 實控人曾行賄 與大客戶數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