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報 > 正文

699頁!知名券商回應IPO問詢

2023-07-12 08:52:12來源:金融界  

距離3月30日華龍證券IPO被上交所下發審核問詢函已過去三個月,華龍證券與保薦機構中信證券近日用699頁報告對交易所的問詢進行了回復。

回復報告顯示,華龍證券此次共回復了23項內容,包括行政處罰及風險控制、訴訟仲裁、監管評級、六項具體業務線等。此外,對于2022年評級從BBB級降到CCC級的情況,華龍證券也進行了說明。


【資料圖】

涉及藍山科技欺詐發行

投行已進行六方面整改

華龍證券因“卷入”藍山科技欺詐發行案而收到的行政處罰,成為了交易所此次問詢的焦點。上交所要求華龍證券回應以下兩個問題:

一、發行保薦過程中涉嫌未勤勉盡責被出具行政處罰,存在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被采取監管談話等對華龍證券的影響,目前相關影響是否消除,是否已經完成整改,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是否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障礙。

二、否完整披露報告期內的違法違規行為,報告期內行政處罰和監管措施發生的原因、整改措施、對華龍證券的影響,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發行人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執行。

回溯至2021年7月15日,中國證監會對華龍證券進行立案調查,隨后于11月2日向華龍證券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因華龍證券在藍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保薦過程中涉嫌未勤勉盡責,出具的《發行保薦書》存在虛假記載,中國證監會決定對華龍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150萬元,并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2022年6月15日,中國證監會又對華龍證券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指出其存在以下違規問題:一是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內控制度體系不健全、落實不到位,內控組織架構混亂,“三道防線”關鍵節點把關失效等;二是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未完成廉潔從業風險點的梳理與評估,聘請第三方廉潔從業風險防控不到位。

對于上述情況,華龍證券表示公司已經采取六項整改措施,包括對投行業務質量控制架構和團隊進行了完善和調整、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對相關項目進行全面自查、重新梳理及完善投行業務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三道防線”風險防范體系的建設等。

去年監管評級下調至CCC級

對公司利潤產生不利影響

申報材料顯示,在報告期內,華龍證券及其下屬全資、控股子公司受到的行政處罰及監管措施共計15項。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在評價期內證券公司因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實施行政處罰、監管措施或者被司法機關刑事處罰的,按一定原則給予相應扣分。根據法律法規要求,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結果與其風險準備金規模及繳納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直接相關。

華龍證券表示,如分類監管評價結果出現下調,公司繳納的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將有所上升,進而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同時公司需多計提一定規模的風險資本準備。

受上述行政處罰影響,華龍證券分類監管評價結果從2021年度的BBB級下降到2022年度的CCC級,與假設2022年度分類監管評價結果仍然維持BBB級相比,華龍證券2022年度需多支付投資者保護基金0.03億元。

同時因風險資本準備計算調整,華龍證券截至2022年末需多計提風險資本準備2.67億元。華龍證券稱,前述事項雖然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不利影響,但于2022年4月30日前出具的行政處 罰不會對公司2023年度及以后年度分類監管評價結果產生影響。

此外,華龍證券還稱,公司已通過確保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持續達標、保障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嚴格遵守全面風險管理和信息技術管理、不斷加強客戶權益保護以及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等措施努力提升本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級別,2023年度分類監管評價結果預計較2022年度分類評價結果有所改善。

對于2023年的分類監管評價結果,華龍證券比較樂觀,表示“按照審慎原則并綜合考慮評價期內預估應加、減分事項,本公司預計2023年分類監管評價結果可提升至B類。”

一股東處于破產重整階段

官網資料顯示,華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是由甘肅省人民政府組織籌建,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綜合類全牌照證券經營機構,注冊資本63.35億元。

目前華龍證券的第一大股東是甘肅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甘肅省財政廳),持股比例為19.45%,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分別是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甘肅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圖源:公司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華龍證券還有一股東為正邦集團,但正邦集團目前正處于破產重整階段,其持有的華龍證券股份存在因執行重整方案等原因被處置的風險。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